上海这块热土,自其设立行政建制算来,至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谱写着这个文明史的成千上万勤劳、聪慧的上海人民,由于互相交际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语言,那就是上海方言。方言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当经济还比较落后,当人们的经济生活还处在比较低级的层面,当大多数人还只是在相当狭小的地域里生活时,方言就产生并且不断地加固、衍生、独立出来了。一旦大生产出现,人们渐渐告别“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而大规模的人员往来已经成为习惯时,方言也就会慢慢摘除它们固守的藩篱,铺造出一条广阔的交际大道来。方言又是一种漫长的历史迹象,一种几乎难以觉察的历史变迁。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很难触摸到它的变化轨迹。方言有极为顽强和坚韧的性格,任何行政的干预或者外来语的交杂都难以将它动摇。方言又是一种文化习俗,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是这种文化习俗的形象描绘。方言是当地人们对修养生息的土地的眷恋,对绵延不息的生命的挚爱、对口头丰富文化的传承,对本族先民生活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