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了自己地位的人物,其人格是黑白分明的:一方面,身处“转型时代”的他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现实主义,功利思想有极大发展的趋势,勇于追求自我利益。其“仓中鼠”的故事妇孺皆知;其“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的言论,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秦朝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更是出自于其个人之手。另一方面,李斯又将功利主义演绎到了极点。他为了获取高官厚禄、保住权位,不惜谋害亲友、趋炎附势;为了加强集权专制,策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愚弄黔首……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将李斯导向了身败名裂。可以说,李斯的一生毁誉参半、荣辱参半,体现出了浓厚的转型特征。一部史传小说,固然不能承载太多的道德说教。然而,关于李斯的那些过往史事,或许当能给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人以某些深刻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