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西北诸河水资源调查评价

西北诸河水资源调查评价

西北诸河水资源调查评价

定 价:¥49.00

作 者: 董雪娜、李雪梅、等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水资源调查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341802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71 字数:  

内容简介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水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重要前提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这一工作奠定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2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不仅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的供、用、排、耗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对该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书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系统、详细的调查分析计算,提出了各水资源三级分区的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并在地表水资源量计算中引入了一致性分析计算的新方法,地下水资源质量统一使用了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进行评价,是一本较全面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变化的文献,对了解该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信本书得出的一些认识和评价结论,必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暂缺《西北诸河水资源调查评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价区概况与主要水文要素时空分布
第一章 概况与水资源评价分区
第一节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与植被
第二节 区域气候
第三节 河流水系
第四节 冰川水资源
第五节 湖泊、水库
第六节 水资源分区
第七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水汽来源及输送
第二节 降水
第三节 径流
第四节 蒸发与干旱指数
第二篇 资源量
第三章 分区降水量
第一节 降水基本资料分析和计算方法
第二节 分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与频率计算
第三节 流域分区降水量各时段平均降水量趋势变化
第四节 降水丰、平、枯的变化和系列代表性分析
第五节 不同系列面降水量的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地表水资源(河川径流量)
第一节 径流的计算方法和基本资料的分析
第二节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的评价
第三节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分析
第四节 主要河流河川径流量
第五节 出、入境水量分析
第六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
第七节 水资源量丰、平、枯的变化和系列代表性分析
第八节 不同系列地表水资源量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第一节 评价的对象、目的、任务、时段、依据和方法
第二节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计算分区
第四节 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分析确定
第五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第六节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第七节 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第八节 地下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
第九节 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第十节 1956~2000年降水人渗补给量及其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系列计算
第十一节 不同系列地下水资源量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分区水资源总量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第二节 分区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
第三节 分区水资源总量的分布
第四节 水资源总量变化特征分析
第五节 水量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不同系列水资源总量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第一节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与范围
第三节 内陆河主要河流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计算
第四节 国际河流
第五节 水资源二级分区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估算
第三篇 资源质量
第八章 河流泥沙
第一节 输沙模数图的绘制与河流泥沙
第二节 典型地区河流实测输沙量及含沙量的分布和变化
第三节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河流泥沙的影响
第九章 地表水资源质量
第一节 地表水水质评价基本要求
第二节 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第三节 水化学特征分区规律
第四节 西北诸河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第五节 湖泊(水库)水质现状与营养状态评价
第六节 西北诸河按水功能区要求的达标情况分析
第七节 饮用水水源地情况简介
第十章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第一节 评价目的及意义、评价对象、内容及方法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第三节 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与水量统一评价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分析
第六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战略对策
第四篇 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第十一章 水资源演变情势概述
第十二章 典型流域重点分析
第一节 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疏勒河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
第十三章 基本认识
展开全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