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

定 价:¥28.00

作 者: 陈伟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小说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0909 出版时间: 2007-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65 字数:  

内容简介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发生整合,使中国小说叙事出现新的元素,并由此促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基督教文化加速了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语体化的形成,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内容。基督教文化的渗入,使中西小说开始拥有共同的时间参照,也革新了中国小说的叙事元始,拓展了中国小说的叙事场,使其理想读者成分发生了变化,还成为中国小说叙事视角的一种,并波及其叙事结构元素。基督教文化的物象化成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意象,改变了中国小说的传统意象格局。源自《圣经》的原罪、宽恕等母题被演化成特定的叙事类型,并催生了新的小说类型。《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借用文化学、叙事学等理论,构筑成了相对自足的自我体系,由一个侧面探寻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变革因果;在一个层面上探讨了宗教与小说叙事的关系;从一个方向考察了宗教、文化与文学的互动。

作者简介

  陈伟华,1976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市。2005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被评为广东省2005年度南粤优秀博士生。现任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近年来独立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与基督教文化》,出版了《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参加了高校通识教育《大学基础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教材的编撰。其著作《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由“第十一届湖南省优秀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立项资助出版。先后在《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机缘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价值及意义
上编 结构篇
第二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语体化的形成
第一节 书面的文言与口语的白话
第二节 群众基础与范式意义
第三节 进入符号系统
第三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更新
第一节 公元纪年引发中国小说叙事元始的革新
第二节 基督教节日作为叙事时间
第三节 现代性的痕迹
第四节 全球化的路径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成为中国小说叙事的一种视角
第一节 情节线
第二节 “圣经经文”成为结构元素及功效
第三节 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增多
第五章 基督教文化渗入中国小说叙事意象系统一
第一节 从“香草美人”到“十字架”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化为叙事意象的几种形态
第三节 设象立言
第六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场的拓展
第一节 又增空间
第二节 东成西就
第三节 欲拒还迎
第七章 当“上帝”成为理想读者
第一节 街谈巷语
第二节 上帝的倾听与新体小说
第三节 波心与涟漪
中编 功能篇
第八章 “上帝”在中国小说里的面孔
第一节 不能缺席
第二节 理想读者
第三节 宗教文化
第四节 行动指南
第五节 熟语俗话
第九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的“宽恕”母题
第一节 流脉
第二节 特色
第三节 宽恕之道
第十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的“迷羊”母题
第一节 原型及概况
第二节 情节模式
第三节 牧人的亲和力
下编 源流篇
第十一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自传体小说
第一节 惊鸿一变
第二节 影响之途
第三节 潜移默化
第四节 因缘不断
第十二章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整合书信体小说
第一节 书信成为叙事元素
第二节 浸染其中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作为发展动因
第十三章 翻译与重构
第一节 译介
第二节 改编与重构
第三节 文学的生产
第十四章 典故与模型
第一节 文眼和题旨
第二节 叙事模型
第三节 基督教意义
第十五章 结束语
第一节 两股力道
第二节 文化整合促使文学发展
第三节 宗教与文学
第四节 尚可进一步探讨
附录1 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
附录2 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