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主干确立后。就应尽快改革经济体制。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这两个改革是内在统一的。归总起来就是以民主法制改革行政集权体制。由此创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这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现代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漫长的中国革命艰难的一环。在改革的进程中.旧体制的既得利益和欲得利益者固守行政集权。他们或许对经济体制的改革采取赞许态度.但以各种藉口来阻挡政治体制改革。利用行政集权维持其地位并谋取更多利益。于是。就造成已经相当开放的“市场经济”与行政集权体制的矛盾。而保留下来的从属于行政集权体制的政治经济职能,从机理和机制上都与现实的经济生活不相适应,既不能有效地调节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关系。又不能促进各种经济因素的充分作用和良性互动。政府经济职能的机理矫正与机制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又取决于以民主法制对行政集权体制的改革。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学说有许多可借鉴处。但根本还要回到中国。从中国的实际矛盾出发,以中国的劳动者为主体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创建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主导的政府,明确规定其经济职能。进而矫正其机理。创新其机制。政府经济职能机理的矫正和机制创新,并不是从外国搬来一个政府。也不能照抄外国的现成规则。而是在深入分析中国政府经济职能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揭示其机理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改革政治体制的进程中,有序、稳妥地进行改革。这是一个相当庞大而深刻的课题。必须对现行政府经济职能的机理和机制有内在深入的了解。才能在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