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肌肤上的文化符号:黎族和傣族传统纹身研究

肌肤上的文化符号:黎族和傣族传统纹身研究

肌肤上的文化符号:黎族和傣族传统纹身研究

定 价:¥58.00

作 者: 刘军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
标 签: 少数民族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5083022 出版时间: 2007-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1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极为鲜明。文身文化同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到20世纪中叶,传统文身仍在黎、傣、独龙、布朗、基诺、高山等部分民族中传承和流行。时至今日,其遗迹仍依稀可见。同属百越族系的黎族和傣族的文身传承时间最为长久,也最具代表性。本书即以这两个民族为对象,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其传统文身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兼及其他民族的文身情况,并力图在资料性、系统性、理论性等方面有所突破。本书共十部分(含前言和导论),插图二百余幅。前言,简要介绍了本书的选题缘由和特点。导论,介绍了文身的类型、特点及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了文物古迹、历史文献中的文身资料和近现代国内外的民族学实证资料,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文身,尤其是黎族和傣族文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一章,主要对黎族和傣族文身起源的神话与传说故事,历史文献和壁画中有关黎族和傣族文身的记载,以及黎族和傣族文身的历史变迁、近现代的传承与遗存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二章,对比分析了黎族和傣族文身群体的性别、年龄、文身部位及施文次序等。第三章,结合大量图片资料,重点探讨分析了黎族和傣族文身元素与图式的种类、特征和象征意义。第四章,介绍了黎族和傣族的文身工具、文身颜料和麻醉与消炎镇痛的措施,以及文身师和文身技术的传承情况。第五章,比较分析了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时间、场所及施文程序与禁忌的异同。第六章,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功能理论,从自观和他观双重视角出发,研究阐释了黎族和傣族文身的社会文化功能。第七章,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族群冲突与战争等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黎族和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第八章,重点探讨了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文化与学术研究价值、文化遗产地位,以及对其进行抢救和静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作者简介

  刘军 男,蒙古族,1965年4月生,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民族服饰和文身等方面的研究上作。已发表《从服饰看、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一体性》、《伊斯兰教与回族服饰文化》等论文和文章数十篇,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等著作多部。策划和编导的人类学纪录片《峡谷绝唱——即将消逝的独龙族文面》已录制完成。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 言
导 论
第一节 文身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文身的起源
第三节 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记载
第四节 近现代国内外民族学实证资料
第五节 国内外文身研究状况
第一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起源的神话与传说
第二节 文献与壁画中有关黎族和傣族文身的记载
第三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黎族文身的终止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文身的衰变
第二章 黎族和傣族的文身群体与文身部位
第一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群体的性别、年龄与身份地位
第二节 黎族和傣族的文身部位与施文次序
第三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图式的种类、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第一节 黎族文身图式的种类、特征及象征意义
第二节 傣族文身图式的种类、特征及象征意义
第三节 傣族文身的延伸——护身符
第四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工具、图谱和文身师
第一节 黎族和傣族的文身工具和文身颜料
第二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麻醉与消炎镇痛的措施
第三节 黎族和傣族的文身图谱
第四节 黎族和傣族的文身师与文身技术的传承
第五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施文程序与禁忌
第一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时间与场所的选择
第二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施文程序与禁忌
第六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功能的自观与他观
第一节 黎族文身功能的自观与他观
第二节 傣族文身功能的自观与他观
第七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第一节 黎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第二节 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第八章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价值与保护
第一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文化与学术研究价值
第二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黎族和傣族文身的抢救与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