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

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

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

定 价:¥58.00

作 者: 刘振华、王吉善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临床医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356873 出版时间: 2007-07-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字数:  

内容简介

  《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是国内首部如何预防医患纠纷、避免和处理医疗风险、化解医疗危机的专著。作者运用医学、哲学、法学及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围绕目前临床医学面临的热点——如何减少和避免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医疗危机等问题,从临床思维、避免误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人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可供临床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法学工作者参考使用,亦可供患者及社会大众阅读,以指导其就医和配合医务人员而得到合理、科学的医疗,对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刘振华,河南省中牟县人,1947年1月出生。大学文化。曾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院长。现兼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误诊误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中国农村医学》杂志名誉主编,《医学与哲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中国误诊学杂志》学术顾问。 他是我国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结合的热心推动者和积极开拓者,在创建医学新学科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是国内卓有成就的学者。曾获科技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170余篇,1983年至今出版《中年人心理与疾病》、《医生成功之路》、《误诊学》、《肿瘤预后学》、《医疗纠纷防范与应诉》等著作。 王吉善,1950年9月30日出生。197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获泰国玛希顿大学初级保健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学位。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员;医务处副处长、处长、院长助理、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管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兼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估评价部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疗保险杂志专家顾问组成员;首都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曾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6部。参与《诊断相关分类法(DRGs)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可行性研究》荣获1993年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授课;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教育部授课;中国教育学会继续教育部授课。主要讲课题目:①医疗质量管理;②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③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④医院领导力与发展战略;⑤医院门诊建设与管理;⑥医疗风险管理;⑦医疗质量管理与临床路径。参加北京市卫生局与卫生部组织的医院检查与督导活动。

图书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编委会
韩序
曹序
前言
目录页
第一章 医疗风险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性质与特点
    第三节 新医患关系与医疗风险
第二章 医学特点与医疗风险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
    第二节 心理学特点
    第三节 社会学特点
    第四节 临床对象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临床过程及特点
第三章 误诊与医疗风险
    第一节 误诊的性质及责任认定
    第二节 医生的感知觉
    第三节 医生的理论与经验
    第四节 医生的服务态度
    第五节 医生的情感、作风和医德
    第六节 误诊的护士原因
第四章 临床过程与医疗风险
    第一节 病史
    第二节 主诉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体征
    第五节 误诊的患方原因
    第六节 导致医生误诊的思维原因
    第七节 避免误诊的思维方法
第五章 药物性风险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
    第二节 药物过敏反应
    第三节 药物的毒性反应
    第四节 药物毒副作用的预防
第六章 过度医疗风险
    第一节 概念、界限与性质
    第二节 过度医疗与医疗风险
    第三节 过度医疗的经济与伦理分析
    第四节 过度医疗非中国独有
第七章 肿瘤的过度医疗风险
    第一节 肿瘤过度治疗现象
    第二节 肿瘤防治的观念
    第三节 肿瘤防治观念的转变
    第四节 肿瘤的治疗观
    第五节 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八章 医疗意外风险
    第一节 医疗意外
    第二节 猝死
    第三节 并发症
    第四节 后遗症
    第五节 手术相关风险
    第六节 输血引发的风险
    第七节 其他操作风险
第九章 医疗事故
    第一节 医疗事故
    第二节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
    第三节 医疗损害
第十章 医患纠纷
    第一节 国内现状
    第二节 国际背景(国外概况)
    第三节 社会原因
    第四节 患者原因
    第五节 医院原因
    第六节 医务人员原因
    第七节 门、急诊中的风险
    第八节 麻醉风险
第十一章 护患纠纷
    第一节 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护士在避免事故差错中的作用
    第三节 护患纠纷的特点
    第四节 护患纠纷的护士原因
    第五节 预防方法
第十二章 其他类型纠纷
    第一节 知情选择权
    第二节 告知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患者如何对待知情选择
    第四节 隐私权
    第五节 医理与法理的冲突
    第六节 院内自杀
    第七节 管理与制度
第十三章 医患纠纷的预防
    第一节 预防纠纷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预防纠纷的临床措施
    第三节 医疗文书中的纠纷因素
第十四章 患方权益保护中的问题
    第一节 维权切忌冲动
    第二节 维权需注意的问题
第十五章 医患纠纷的院内处理
    第一节 医患纠纷处理的原则与途径
    第二节 处理纠纷的理念
    第三节 早期处理方法
    第四节 协商解决
    第五节 行政调解
    第六节 民事诉讼
第十六章 医院的应诉
    第一节 应诉前的准备
    第二节 应诉证据的收集
    第三节 应诉人的选择
第十七章 医患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原则应用
    第一节 举证责任倒置
    第二节 “公平”与“优者负担”原则
第十八章 医疗风险的管控
    第一节 医疗风险的特点
    第二节 对待风险的态度
    第三节 控制风险向危机转变
    第四节 危机发展阶段的管理
附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