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现状、选题原因等内容,并对各章节内容作简单介绍。第二至五章为该书主体部分。第二章首先对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翻译的政治性问题进行阐述,然后论及这一规律在“文革”语境中的具体表现。文学翻译行为既受制于意识形态,同时又服务于意识形态,按意识形态的要求去塑造原语文化的形象。在“文革”意识形态背景下,一方面,外国文学翻译陷入空前低谷,双向文学翻译的规模和译作数量趋于接近;另一方面,文学翻译的政治功利性达到了新的高度。该章的目的在于为下文对当时双向文学翻译现象的全面探讨做好铺垫。第三、四、五章论及“文革”意识形态背景下文学翻译的具体表现。其中第三章是翻译主体研究。这一时期的翻译主体本身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权力机构和主流意识形态按照当时的政治标准重新选择译者;集体翻译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翻译方式,多数译作都是集体话语的产物;同时,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主体地位也更趋模糊化,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立场的翻译组织者(发起者)成为整个翻译过程中更具决定性的因素。翻译主体的变化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产物,同时也是塑造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原语文化形象的需要。第四章是是对该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状况的研究。“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主要为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翻译行为的目的简单化为对某些具体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充当目的语社会的参照。按照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这期间的外国文学译作有三种存在形式——公开译作、内部译作和潜在译作。三类泾渭分明的译作在目的语社会的不同范围内塑造出三种不的异文化形象。本章即从这三个层面,并且从文本和副文本两个角度人手,探究各类译作在塑造异文化形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五章主要探讨该时期的对外文学翻译状况。对外文学翻译是在异文化中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手段之一。较长时间内,这种译出母语的翻译形式在中国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尤其在这10年间,中国译者所从事的双向文学翻译达到了暂时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在“文革”意识形态背景下,对外文学翻译进一步成为对外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其意图在于向外界展示新的自我文化形象,同时也是配合当时国际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种方式。在所有外译作品中,《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对毛泽东诗词、“样板戏”和浩然等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作品给予较多关注。本章最后还将论及外译作品在异文化中的接受情况。第六章结语部分以上文对具体翻译现象的研究为依据,尝试对“文革”时期的双向文学翻译行为作出总体的价值评价,并将其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加以考察。书末附有《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作者整理出的“文革”期间出版(发表)的外国文学译作和对外文学译作书(篇)目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参考文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