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总序
序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的限定与前人的铺垫
三、本书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构成与创新
第一章从自由市场到政府干予预: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自由理论与市场失灵:美国反垄断政策出台前的经济理论演变与实践
二、美国的经历:垄断资本的飓风
三、美国反垄断政策基本框架的形成
四、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发展
第二章反垄断政策的目标之争
一、保护竞争,维护竞争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
二、经济效率
三、消费者福利
四、政治与社会目标:分散经济权力、保护中小经营者与维护民主制度
五、经济理论对反垄断政策作用的局限性:对政策目标的再次审视
六、目标之争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第三章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核心矛盾:企业的自由度与政府的干预度
一、反垄断政策争议的焦点:自由民主的困境
二、反垄断政策演进的方向:给予市场力量更大的自由
三、经济全球化:反垄断政策双重标准的根源
第四章反垄断政策的普适性与反垄断豁免
一、对管制产业的反垄断豁免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工会组织:从反垄断政策到天敌“普遍适用豁免”再到“资方工会豁免”
三、对农业合作组织的反垄断豁免与限制:农民政治抗争的硕果
四、对职业体育运动的反垄断豁免:立法与司法的冲突
五、保险业的反垄断豁免:利益集团寻租与法院对适用豁免的限制
六、外贸领域的反垄断豁免:对外贸垄断的支持、国际礼让与积极礼让
第五章经济宪法与第一修正案的冲突与协调
一、行使请愿权,不受反垄断政策调整
二、“虚假”借口不能逃避反垄断制裁
三、最高法院关于“虚假”借口理论的发展
四、有“正当理由”的检举、控告与起诉及公益诉讼,不构成“虚假”借口
五、为保护弱者权利,限制“尼诺原则”:以“律师联盟”案为例
第六章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反垄断政策被利益集团所导化
一、福利转移市场:利益集团运用反垄断政策寻租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企业对反垄断政策的利用
三、国会议员对反垄断政策的利用:以对FTC的影响为例
四、公共执行机构对反垄断政策的利用
五、司法系统对反垄断政策的利用
六、反垄断理论界对反垄断政策的不利影响:以法经济学派为垄断集团鼓吹为例
结语
一、中美两国学术界对待反垄断政策基本问题立场上的相似性
二、美国经验对中国的主要启示
三、行政性垄断应成为未来我国反垄断法的打击重点。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