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中国近代文学潮流:从戊戌前后到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近代文学潮流:从戊戌前后到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近代文学潮流:从戊戌前后到五四文学革命

定 价:¥26.00

作 者: 朱文华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评论与研究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6505151 出版时间: 2004-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59 字数:  

内容简介

  第一章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以及近代文学的微弱萌芽一、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一)中国古典文学的衰败及其原因1.外部原因的分析2.内部原因种种(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的具体表现1.文化专制主义依旧,但实效有所降低2.科举制度依旧,但腐蚀力有所减弱3.有“桐城中兴”局面的出现,但未能持久4.有“宋诗运动”的兴起,但无相应的成就5.有新的白话小说出现,但封建性毒素明显6.有新的文学批评,但仍囿于旧框架旧立场二、西学东渐和近代文学的微弱萌芽(一)西学东渐的冲击波(二)近代文学微弱萌芽的出现及其特征(三)微弱萌芽的主流性体现1.“报章文”的确立2.“诗界革命”的先声3.文字改革的第一步4.西洋文学的第一批译介(四)几点简要的结论第二章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涌现及其性质特征一、戊戌维新思潮的兴起和文学新潮流的涌现(一)中西文化冲突的新形态1.传教士对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态度的转变2.先进的中国人回应中西文化)中突的新思路(二)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1.甲午战败的刺激和对“洋务运动”的反思2.维新思潮在戊戌政变后的持续(三)文学新潮流的涌现1.涌现的必然性2.涌现的几个标志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性质和特征(一)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基本性质1.社会政治文化属性上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2.文化社会学角度上的完全近代性质3.文学表现形式择选上的平民化和通俗化性质4.小结:“民族反省”的具体化——对中国传统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反省与改革(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主要特征1.文学观念上,极力夸大文学的社会功用,乃至不恰当的地步2.创作思想上,过于强调为政治服务,致使作品凸现浓烈的政治色彩3.发展方向上,因西洋文学参照系的确立而渐趋中西文学经验的交融4.小结:变与不变以及渐变与突变的辩证法第三章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相应特点一、鼎盛期:骤然的繁荣和可观的收获(一)从白话报刊的蜂起到文学报刊的出现1.白话报刊普遍刊登小说的风尚2.其他报刊对文学新潮流的响应3.专门性文学报刊的出现及其基本特点(二)“新文体”和白话文章1.“新文体”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2.“新文体”对于白话文的影响(三)翻译文学的勃兴1.自觉的文学翻译局面的奠定2.可以理解的缺点和值得肯定的成绩3.中国第一代文学翻译家的几种类型和此消彼长的趋势(四)小说创作概况和主要收获1.近代文学家(小说家)的集结2.小说创作的主要成绩3.“四大谴责小说”的价值意义4.其他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二、分流期:作家作品的分野(一)文学潮流发展的若干新特点1.小说创作与翻译的数量质量的反比2.小说技巧渐趋成熟3.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二)三类作家的思想与创作的歧异1.改良派作家:面对革命风潮的迷茫2.革命派作家:政治革命论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二律背反3.其他作家作品:孤军作战和默默无闻三、枯竭期:沉寂种种和死水微澜(一)作家队伍和文坛风气的变化1.民初作家的政治身份和精神状态2.文坛风气更加浑浊(二)沉寂现象的主体性状况1.“鸳鸯蝴蝶派”作品以及“黑幕小说”2.“同光体”的死灰复燃与“南社”的分化(三)死水微澜:其他文学现象1.“文明戏”的兴起、堕落和影响2.一些具有过渡形态的小说第四章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催发和刺激一、客观上的催发(一)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留下的经验教训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国粹与西学的关系3.救亡与启蒙的关系(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留下的思想材料1.关于文学的独立价值2.关于文学进化观念3.关于白话文学4.关于文学的目的和功用5.关于中国文学的变革和发展(三)黄远生与章士钊的争论及其他1.黄远生怎样提出“提倡新文学”的意见2.章士钊的不同观点3.黄章论争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四)小结:催发的主要意义二、现实中的刺激(一)“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的刺激1.“死文学”的局面及其影响2.刺激与批判(二)文言旧诗词的刺激1.胡适的预言和自我反省2.社会刺激之一:《新青年》刊登谢无量旧诗3.社会刺激之二:柳亚子的言论(三)旧小说与旧戏剧的刺激1.对于旧小说的批判与五四新小说的出现2.对于旧戏剧的批判与新剧本的问世(四)刺激问题的几点分析三、催发与刺激的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展开和五四第一代作家队伍的形成(一)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展开1.新文学理论的逐步完善2.关于理论渊源的再认识3.创作实绩由点到面的展示(二)五四第一代作家队伍的形成1.第一代作家的构成成分和相应特点2.几个问题的简要分析第五章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余波及其对五四新文学发展的多重影响一、文学表现形式:革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和传统形式的顽强回归(一)新文学运动的革新意识的不断强化1.基本过程和主要的理论形态2.革新意识在创作实践中的反映(二)传统形式的顽强回归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反映1.基本线索和理论主张2.关于旧体诗词(三)几点综合分析1.关于必然性2.关于直接的诱发因素和推动力3.关于文化性质4.关于对立统一的意义二、文学内容题材:泛政治化的既定趋向和消闲性的现代色彩(一)泛政治化的既定趋向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反映1.主导性的理论线索2.普遍的作家心态和创作特征3.关于对立面(二)消闲性的现代色彩及其冲击力1.新文学家对消闲性问题认识的一定转变2.新文学创作客观上对于消闲性的容纳和吸收3.现代色彩的浓化(三)几点综合分析1.关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2.两者的是非得失3.主流位置转换的必然性三、一个期待斧正的结论后记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朱文华,男,汉族,1949年3月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复旦大学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所长、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以及近代文学的微弱萌芽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衰败及其原因
1.外部原因的分析
2.内部原因种种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挣扎性延续的具体表现
1.文化专制主义依旧,但实效有所降低
2.科举制度依旧,但腐蚀力有所减弱
3.有“桐城中兴”局面的出现,但未能持久
4.有“宋诗运动”的兴起,但无相应的成就
5.有新的白话小说出现,但封建性毒素明显
6.有新的文学批评,但仍囿于旧框架旧立场
二、西学东渐和近代文学的微弱萌芽
(一)西学东渐的冲击波
(二)近代文学微弱萌芽的出现及其特征
(三)微弱萌芽的主流性体现
1.“报章文”的确立
2.“诗界革命”的先声
3.文字改革的第一步
4.西洋文学的第一批译介
(四)几点简要的结论
第二章 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涌现及其性质特征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兴起和文学新潮流的涌现
(一)中西文化冲突的新形态
1.传教士对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态度的转变
2.先进的中国人回应中西文化)中突的新思路
(二)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
1.甲午战败的刺激和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2.维新思潮在戊戌政变后的持续
(三)文学新潮流的涌现
1.涌现的必然性
2.涌现的几个标志
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性质和特征
(一)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基本性质
1.社会政治文化属性上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
2.文化社会学角度上的完全近代性质
3.文学表现形式择选上的平民化和通俗化性质
4.小结:“民族反省”的具体化——对中国传统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反省与改革
(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主要特征
1.文学观念上,极力夸大文学的社会功用,乃至不恰当的地步
2.创作思想上,过于强调为政治服务,致使作品凸现浓烈的政治色彩
3.发展方向上,因西洋文学参照系的确立而渐趋中西文学经验的交融
4.小结:变与不变以及渐变与突变的辩证法
第三章 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相应特点
一、鼎盛期:骤然的繁荣和可观的收获
(一)从白话报刊的蜂起到文学报刊的出现
1.白话报刊普遍刊登小说的风尚
2.其他报刊对文学新潮流的响应
3.专门性文学报刊的出现及其基本特点
(二)“新文体”和白话文章
1.“新文体”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2.“新文体”对于白话文的影响
(三)翻译文学的勃兴
1.自觉的文学翻译局面的奠定
2.可以理解的缺点和值得肯定的成绩
3.中国第一代文学翻译家的几种类型和此消彼长的趋势
(四)小说创作概况和主要收获
1.近代文学家(小说家)的集结
2.小说创作的主要成绩
3.“四大谴责小说”的价值意义
4.其他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分流期:作家作品的分野
(一)文学潮流发展的若干新特点
1.小说创作与翻译的数量质量的反比
2.小说技巧渐趋成熟
3.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二)三类作家的思想与创作的歧异
1.改良派作家:面对革命风潮的迷茫
2.革命派作家:政治革命论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二律背反
3.其他作家作品:孤军作战和默默无闻
三、枯竭期:沉寂种种和死水微澜
(一)作家队伍和文坛风气的变化
1.民初作家的政治身份和精神状态
2.文坛风气更加浑浊
(二)沉寂现象的主体性状况
1.“鸳鸯蝴蝶派”作品以及“黑幕小说”
2.“同光体”的死灰复燃与“南社”的分化
(三)死水微澜:其他文学现象
1.“文明戏”的兴起、堕落和影响
2.一些具有过渡形态的小说
第四章 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催发和刺激
一、客观上的催发
(一)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留下的经验教训
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国粹与西学的关系
3.救亡与启蒙的关系
(二)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留下的思想材料
1.关于文学的独立价值
2.关于文学进化观念
3.关于白话文学
4.关于文学的目的和功用
5.关于中国文学的变革和发展
(三)黄远生与章士钊的争论及其他
1.黄远生怎样提出“提倡新文学”的意见
2.章士钊的不同观点
3.黄章论争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四)小结:催发的主要意义
二、现实中的刺激
(一)“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的刺激
1.“死文学”的局面及其影响
2.刺激与批判
(二)文言旧诗词的刺激
1.胡适的预言和自我反省
2.社会刺激之一:《新青年》刊登谢无量旧诗
3.社会刺激之二:柳亚子的言论
(三)旧小说与旧戏剧的刺激
1.对于旧小说的批判与五四新小说的出现
2.对于旧戏剧的批判与新剧本的问世
(四)刺激问题的几点分析
三、催发与刺激的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展开和五四
第一代作家队伍的形成
(一)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展开
1.新文学理论的逐步完善
2.关于理论渊源的再认识
3.创作实绩由点到面的展示
(二)五四第一代作家队伍的形成
1.第一代作家的构成成分和相应特点
2.几个问题的简要分析
第五章 五四前二十年中国文学潮流的余波及其对五四新文学发展的多重影响
一、文学表现形式:革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和传统形式的顽强回归
(一)新文学运动的革新意识的不断强化
1.基本过程和主要的理论形态
2.革新意识在创作实践中的反映
(二)传统形式的顽强回归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反映
1.基本线索和理论主张
2.关于旧体诗词
(三)几点综合分析
1.关于必然性
2.关于直接的诱发因素和推动力
3.关于文化性质
4.关于对立统一的意义
二、文学内容题材:泛政治化的既定趋向和消闲性的现代色彩
(一)泛政治化的既定趋向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反映
1.主导性的理论线索
2.普遍的作家心态和创作特征
3.关于对立面
(二)消闲性的现代色彩及其冲击力
1.新文学家对消闲性问题认识的一定转变
2.新文学创作客观上对于消闲性的容纳和
吸收
3.现代色彩的浓化
(三)几点综合分析
1.关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
2.两者的是非得失
3.主流位置转换的必然性
三、一个期待斧正的结论
后记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