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镛教授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到厦门大学数学系任讲师,197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任数学系副主任。1986年病逝。张鸣镛教授生前是中国数学会理事,福建省第二届科协常委,福建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张鸣镛教授在浙江大学读书期间,师从陈建功教授和苏步青教授的教育,很快就表现出其非凡的数学才华。他同时参加陈建功教授的函数论专题讨论班和苏步青教授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班。全年级中同时参加两个讨论班的只有他和谷超豪两位。1948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留了两名助教:他和谷超豪。在浙江大学当助教4年,他在微分几何和函数论研究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发表了5篇论文。1959年,德国数学家Rund在《FinSler空间微分几何》专著中介绍了张鸣镛当年的研究成果。1952年,张鸣镛和林振声、厉则治三人从浙江大学调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当时,厦门大学数学系刚从数理系中分出来,连他们三人在内只有工4位教师,几乎没有资料室。在当时的王亚南校长和方德植主任支持下,张鸣镛和其他教师一道,积极收集订购有关资料,建立数学资料室。同时,他协助方德植主任组织讨论班并使之制度化。几年中,厦门大学数学系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面临发展的大好形势。1952年至1956年,数学系进行了100多次专题报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1954年的《厦门大学学报》刊登工4篇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其中有10篇是数学,张鸣镛一人有两篇。卢嘉锡教授在“编辑后记”中写道:“这一期的内容……反映出我们的数学教研室已经在相当坚固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有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教师人数少,教学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有这样的成绩应该珍贵和赞扬。”1956年全国论文宣读大会,厦门大学数学系共提交10篇论文,在会上宣读4篇论文。教育部高教司多次表扬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培养师资的经验。1956年6月6曰《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题为“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厦门大学数学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报道。当年的国庆节,方德植主任代表厦门大学数学系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典礼。1958年,在爱丁堡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来函邀请厦门大学数学系派人参加。1956年,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张鸣镛教授协助方德植主任制定了《数学系十二年科学研究规划》,明确地提出“大范围几何分析”作为中心课题。1968年,美国数学会提出的研究题目和内容,同工2年前厦门大学制定的研究规划相差无几。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数学系的规划得以实施,我国“大范围几何分析”研究很可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可惜的是,1957年以后,由于政治运动,由于张鸣镛教授等人被错划为右派,这个计划成为泡影。50年代,厦门大学培养了以陈景润、林群为杰出代表的一批数学人才,许多都受到张鸣镛教授的指导。陈景润是张鸣镛教授的学生,回校工作后又担任张鸣镛教授的助教。陈景润写出的第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是张鸣镛教授审定的。厦门大学50年代数学系的辉煌,张鸣镛教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的贡献。 这本纪念文集的篇章结构则比较简单。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赵俊宁院长《深切缅怀张鸣镛教授》一文,全面地评述张鸣镛教授的成就和贡献、地位和作用,故作为本书的代序。其余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即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师友、学生和亲属的纪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