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古代的考试取士制度,“科举学”则是以科举制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学。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事物能够将一千多年间的所有读书人联系起来,或者说有什么事物能够将分散的、独立的各朝政治家、学者贯穿起来,在成千上万的官员、文人中找到他们生活中的共同经历呢?只有科举。科举人仕,是一千三百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举的只是极少数。没有哪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过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唐宋以后,科举制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科举考试成为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具体制度中,科举制实行之早、历时之久和影响之大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许多事物或者昙花一现,或者影响有限,时间一久许多人便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而科举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今天中国人普遍还略知一二,甚至边远乡间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可能讲出几个古时考秀才、中状元的民间故事,不少科场逸闻趣事至今还被大众口耳相传,足见科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么广泛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