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定 价:¥58.00

作 者: (英国)马歇尔;章洞易 缩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丛编项: 缩译彩图珍藏本
标 签: 经济学理论

ISBN: 9787544238298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87 字数:  

内容简介

  100年来,所有创造财富或拥有财富的人都要看这本书献给中国的政府高官、经济政策决策者、企业家、高级经理人、股民、基民、各类投资人和所有想对自己的财产负责的人现代经济学之父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巨著。生动,全面,实用 没有谁细读马氏的巨著之后会不懂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 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自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开始 经济学最终完成了向现代化的转变本书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的主要著作。它在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的基础理论浅显全面,是经济学教科书的典范。《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为微观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为经济自由之路作了总结。马歇尔提出的“表态分析范式”现在已经演变为局部均衡分析法,创造了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这次出版的缩译彩图珍藏本以全新的方式改变了经济学阅读的模式,用精美的图片配以浅显优美的文字,改变了经济学著作的刻板面孔,使经济学变得平易近人。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也可以轻松地阅读这部世界名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经济学。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新古典经济学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马歇尔因此也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经济学原理》是划时代的著作,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伦敦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青年时期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剑桥大学任教9年。1883年马歇尔任教于牛津大学。从1868年起马歇尔开始致力于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1884年至1908年,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08年,马歇尔退休后继续在剑桥从事研究和写作。他的高足庇古和凯恩斯都曾在剑桥任教,所以以他为核心的学派又叫“剑桥学派”。

图书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阻力和动机。经济学研究一般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研究方法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本章绪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实质
第二节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第二章 基本概念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更为有效地提供种类繁多的物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欲望,让人类过得更加快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欲望与人类的情感可以表现为一种外在的财富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可以用货币来间接地估计和衡量的。财富就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价值的概念和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本章绪论
第一节 财富
第二节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第三节 收入资本
第三章 论需求及其满足
经济学不应该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应该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消费和生产,或者说供需条件在决定价值时是同样重要的。消费是欲望的满足,生产是为满足而做出的努力,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本章绪论
第一节 需求与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三节 需求的弹性
第四节 一物不同用途的选择立即使用与延缓使用
第五节 价值与效用
第四章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土地、劳动和资本是生产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是因为触及了“规模经济”的问题,规模经济是与工业组织密切相关的,是指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
本章绪论
第一节 土地的肥力
第二节 土地的肥力报酬递减的倾向
第三节 人口的增长
第四节 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五节 工业训练
第六节 财富的增长
第七节 工业组织
第八节 分工机械的影响
第九节 专业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十节 大规模生产
第十一节 企业管理
第十二节 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均衡价格论实质上就是供求论,即用供求关系来说明价格的变化。均衡价格论确立了均衡价格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地位。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它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直接决定的。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本章绪论
第一节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二节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三节 资金的投放与分配
第四节 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关于长期与短期
第五节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六节 直接成本和总成本同连带产品的关系销售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
第七节 边际成本和价值白镞系一般原理
第八节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续)
第九节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十节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十一节 从报酬递增定律来看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十二节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与最大限度满足原理的关系
第十三节 垄断理论
第六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
影响生产要素供给的诸原因和影响需求的诸原因对分配有着同等重要的影响。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把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进行供给和分配以及制定报酬。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与组织——利润,即把利润归结于管理收益。
本章绪论
第一节 分配概论
第二节 劳动工资
第三节 劳动工资(续)
第四节 劳动工资(续)
第五节 资本的利息
第六节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七节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续)
第八节 地租
第九节 土地租佃
第十节 分配总论
第十一节 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
第十二节 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