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分子药理学实验方法1
11核酸技术3
111质粒操作3
112PCR技术6
113重组DNA技术14
114基因转染技术18
115核酸杂交23
116基因芯片技术33
117反义核酸技术38
118RNA干扰42
12蛋白质技术45
121常规蛋白质定量方法45
12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47
12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1
124Western印迹法57
125免疫共沉淀59
126酵母双杂交62
127膜片钳技术67
128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73
13细胞培养和形态、功能检测80
131常规细胞培养80
132原代大鼠细胞分离和培养85
133细胞凋亡检测方法91
134流式细胞分析96
13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
136酶联免疫斑点法104
137单细胞微凝胶电泳107
参考文献108
第2章新药主要药效学试验方法112
2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14
211麻醉药物114
212镇静催眠药123
213抗癫痫、抗惊厥药物129
214抗帕金森病药物145
215抗老年性痴呆药物149
216抗精神分裂症药物156
217抗焦虑药实验方法161
218抗抑郁药物178
219镇痛药物192
2110中枢兴奋药物197
2111阿片戒断反应治疗药物199
22 心血管系统药物202
221抗心律失常药物202
222抗高血压药物207
223抗心肌缺血药物211
224溶栓药物218
225抗凝血药物224
226抗血小板药物227
227调血脂药物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234
228防治脑缺血损伤药物237
23抗肿瘤药物242
231体外抗肿瘤试验242
232常规体内抗肿瘤药物试验245
233生物反应调节剂的试验方法247
234原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247
235抗肿瘤转移试验249
236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试验254
24抗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药物257
241抗细菌药物257
242抗真菌药物271
243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278
244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281
245抗疟药物286
25抗骨和关节病药物291
251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291
252促进骨折愈合药物293
253抗关节炎药物295
26抗糖尿病药物299
261糖耐量试验300
262化学诱导剂致动物糖尿病模型300
263遗传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试验303
264α葡糖苷酶活性测定305
27消化系统药物306
271抗消化性溃疡药物306
272抗胃炎药物309
273胃肠解痉药物311
274催吐药及止吐药313
275泻药及止泻药315
276抗急性肝损伤药物316
277抗肝纤维化药物318
28血液系统药物321
281防治贫血药物321
282治疗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药物323
283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325
284血容量扩充剂326
29呼吸系统药物328
291平喘药物328
292镇咳药物334
293祛痰药物336
210泌尿生殖系统药物339
2101抗肾小球肾炎药物339
2102促进尿道结石排出药物341
2103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344
2104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347
2105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物348
211抗放射病药物352
参考文献356
第3章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366
31一般药理学研究367
311目的和意义367
312实验材料和分组给药367
313中枢神经系统研究368
314心血管系统研究372
315呼吸系统研究373
316追加或补充的安全药理学研究373
32单次给药毒性试验374
321目的和意义374
322主要内容和要求376
323急性毒性试验常用方法379
33重复给药毒性试验382
331目的和意义382
332主要内容和要求383
333注意问题386
34遗传毒性试验392
341鼠伤寒沙门菌诱变试验(Ames试验)392
342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突变试验396
343小鼠的骨髓微核试验397
35生殖毒性试验401
351一般生殖毒性试验401
352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403
353围产期毒性试验405
36致癌试验407
361致癌试验的必要性407
362致癌试验原则409
363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410
364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413
365动物短期致癌试验414
366动物长期致癌试验414
367生物技术药物致癌试验416
37毒代动力学在药物长期毒性评价中的应用417
371毒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考虑和方法419
372长期毒性评价中药物暴露评价的其他方面420
38免疫毒性试验420
381基本原则421
382常规毒性试验中免疫毒性相关指标422
383额外的免疫毒性试验423
384免疫原性、自身免疫和免疫刺激425
39局部刺激性试验426
391皮肤刺激性试验426
392注射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428
393直肠刺激性试验430
394阴道刺激性试验430
395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性试验431
396口腔用药或滴耳剂刺激性试验432
397眼刺激性试验433
398溶血性试验434
310过敏性试验436
3101主动皮肤过敏试验437
3102豚鼠最大化试验和Buehler试验439
3103啮齿类局部淋巴结试验440
3104被动皮肤过敏试验442
3105全身主动过敏试验443
3106皮肤光毒性试验444
3107皮肤光过敏反应试验446
3108过敏性试验的注意事项448
311药物依赖性的动物试验449
3111阿片类药物的身体依赖性试验方法450
3112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的身体依赖性试验方法456
3113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的试验方法458
参考文献464
第4章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法466
41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467
411总体要求467
412研究项目468
413数据处理与分析470
414结果与评价470
415问题与处理思路471
42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472
421方法学确证的定义和分类473
422对参照标准品的要求474
423化学分析方法的形成474
424方法学确证的建议476
425免疫分析方法和微生物分析方法的形成477
426确证后的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478
427档案管理和方法学结果总结480
428术语481
429生物分析方法确证实例482
43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法491
431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491
432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496
433口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498
434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500
435药物在体内的粪、尿、胆汁排泄研究505
436生物转化研究509
437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533
44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537
441概论537
442常用分析方法544
参考文献556
第5章新药临床前评价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559
51试验设计概述559
511试验设计的意义559
512试验设计的原理560
513试验设计三要素561
514试验设计四原则561
515试验设计类型562
52假设检验中样本大小的估计563
521样本大小估计所需要的前提条件563
522采用定量资料的单组设计、配对设计或交叉设计时样本大小的估计564
523采用成组设计时所需的样本含量565
524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时所需样本含量566
525两总体概率比较时所需的样本含量567
526多个样本频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568
53常见的试验设计类型及相应资料的统计分析568
531正态分布的概念与正态性检验568
532方差齐性的概念与方差齐性检验570
533单组设计和配对设计及相应资料的统计分析570
534成组设计及相应资料的统计分析572
535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及相应资料的统计分析574
536优效性、等效性和非劣效性检验576
54较复杂的试验设计简介579
541配伍组设计579
542拉丁方设计580
543交叉设计581
544析因设计583
545重复测量设计583
546正交设计584
547均匀设计585
55常见的定性资料的表达格式与统计分析586
551横断面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86
552队列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88
553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88
554配对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89
555双向无序R×C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90
556结果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R×C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91
557双向有序且属性不同的R×C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93
558双向有序且属性相同的R×C表资料及其统计分析594
56按直线规律研究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依赖关系595
561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595
562直线相关与回归的正确步骤595
563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常见错误595
564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计算公式及假设检验596
565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间估计问题——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和控制
598
566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应用实例599
567用概率法求半数有效量600
57按曲线规律研究两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602
571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602
572曲线回归分析的正确步骤604
573曲线回归分析应用实例605
574曲线回归分析应用中的常见错误607
58单因素K水平(K≥2)设计生存时间数据统计分析609
581生存时间数据特点及统计描述609
582由生存时间数据计算所得的多个生存率的假设检验611
583由生存时间数据描述的生存曲线的比较612
59药效学和毒理学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614
591常见的试验设计模式与存在的问题614
592定量资料的数据结构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620
593析因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及实例621
594重复测量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及实例622
参考文献623
第6章新药筛选方法学625
61样品库的建立626
611筛选样品的要求626
612天然产物628
613提取物633
614组合生物催化637
615合成化合物641
62高通量细胞筛选模型651
621基于STAT3/5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651
622基于HIV Tat基因转录调控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654
623基于X蛋白反式激活的抗HBV药物筛选模型655
624基于干扰素α信号通路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657
625基于PPARγ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659
626基于雌激素受体β亚型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662
627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664
63高通量筛选667
631高通量药物筛选常用仪器667
632筛选操作668
633数据存储和处理669
参考文献669
第7章新药发现过程中吸收、代谢、分布和毒性的研究674
71吸收的体外和原位模型675
711吸收的体外模型675
712在体单次灌流方法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678
72分布的体外模型680
72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实验680
722血脑屏障模型682
73代谢的体外模型684
731代谢稳定性研究684
732代谢酶的确定686
733代谢酶抑制的测定687
734肠道菌群对药物的代谢转化研究690
74早期发现毒理学研究691
741预测模型691
742体外高通量毒性筛选692
743活性代谢产物的检测695
744高内涵筛选技术695
745动物试验696
参考文献696
附录正常实验动物和模型动物各项指标参考值698
表1实验动物安全采血量698
表2外周血血细胞指标(一)698
表3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指标(二)699
表4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三)700
表5外周血白细胞指标(四)701
表6血清生化指标(一)701
表7血清生化指标(二)702
表8血清生化指标(三)702
表9心电图指标702
表10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703
表11常见动物骨髓象703
表12实验动物脏器重量704
表13实验动物体温和血液温度704
表14实验动物临床生理指标705
表15实验动物饲料量、饮水量、产热量705
表16实验动物排便排尿量706
表17实验动物生殖生理指标706
表18实验动物蛋白指标707
表19实验动物肠道长度708
表20雌性NOD/Lt小鼠不同周龄血糖变化708
表21kk小鼠携带AY基因饲喂高脂饲料后不同性别动物的血糖变化710
表22kk小鼠携带AY基因饲喂繁殖饲料不同性别动物的血糖变化710
表23kk小鼠未携带AY基因饲喂高脂饲料不同性别动物的血糖变化711
表24kk小鼠未携带AY基因饲喂繁殖饲料不同性别动物的血糖变化711
表25不同年龄nu/nu、nu/+小鼠脾脏中含免疫球蛋白的细胞(CIg)分布712
表26间接免疫荧光测定不同淋巴组织浆细胞中类型分布712
表27SCID小鼠相关数据713
表28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与WKY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713
表29年轻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1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一)713
表30年老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2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二)714
表31年轻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HRsp)大鼠(1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三)
715
表32年老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HRsp)大鼠(2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四)
716
表33年轻WKY大鼠(1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五)717
表34年老WKY大鼠(22周龄)生化检验参数(六)718
缩略词对照表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