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中国古典小说林黛玉笔记

林黛玉笔记

林黛玉笔记

定 价:¥32.00

作 者: 喻血轮 著,吴醒亚 评,李保民 校点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长篇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547067 出版时间: 2007-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787mm*1092mm 页数: 163 字数:  

内容简介

  《林黛玉笔记》是一部假托林黛玉口吻的日记体小说。此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了林黛玉辞亲别乡、寄身贾府后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她缠绵悱恻的情感世界和哀感顽艳的生命历程。语言清新流畅,特别是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真切感人。 为他人述心声者,非把个体的内心体验完全融入主人公的灵魂深处,而不能作出扣人心弦之文字。《林黛玉笔记》正是出于作者的“一往情深”。吴醒亚称其“赋性多情,工愁善病,喜读《石头记》,每于无人处,辄自泪下。其一往情深,直欲为书中人担尽烦恼也”。以致有人戏之曰:“使子化身黛玉,宁有泪干时耶?” 林黛玉的诗性气质和悲剧性格决定了她很难向他人吐露心曲。而读《林黛玉笔记》,如聆听一个真实的黛玉娓娓地倾述,尘封已久的心扉俨然已经敞开。譬如黛玉无意间听得宝玉订婚的消息,感叹万千:“嗟乎!余与宝玉少日光景,正如昨日事,耳鬓厮磨,如何契合?今则彼已营鸾凤新巢,余犹属飘零身世,抚今追昔,能不令人痛心?虽然,姻缘有定,又焉能强?余惟恨余命薄耳,讵能怨人哉!但余此心已许宝玉,决不能更抉而与之他人,自今以往,惟有一死耳。”其真切感人足以让人产生“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鸣。

作者简介

  喻血轮(1892-1966)出生于文学世家,黄梅喻氏是清朝年间鄂皖稚带声名显赫的家族,晚清封疆大吏叶名探就是喻文黎的外孙。有清朝喻氏家族共}几人中过举人、进上,许多在当时文坛还享有文名,形成个卓有影}}向的黄梅喻氏文人群,与当时的桐城派作家群遥相呼应。其中喻化鹊、喻文黎(1746 - - 1818),喻元鸿、喻同模等影响颇大,他们与桐城派文人以及哀枚、张维屏、叶志铣等交谊甚深,至今有诗文集留存。喻血轮1904年入黄梅八角亭高等小学堂,1909年入黄州官立府中,小久赴武吕读书,并于1911年投身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随后考入北京法政学堂(与比他稍晚几年的八四时期黄梅籍作家废名有相似的读书经历)。1914年与蓝玉莲结婚,并随从舅舅梅涤瑕(宝霖)、哥哥喻迪兹(的痴)、喻血钟等主持《汉日中西晚报》。此时鸳鸯蝴蝶派小说异常兴盛,喻血轮与蓝玉莲受时风影}}向也开始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蓝玉莲以喻玉铎为笔名发表《公兰日记》,喻血轮则著作尤丰,除发表《公兰泪史》以外,还写了《林黛玉日记》、《蕙芳秘密日记》、《西厢记演义》、《悲红惮翠录》、《名花劫》、《双溺记》等长篇小说。上世纪二二}年代,喻血轮几乎没什么著作,主要任军政秘书等职,1930年曾度受聘为《湖北中山日报》总编辑。1949年赴台以后,喻血轮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二个春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鸳鸯蝴蝶派文学继续在台湾生根发芽,这时期喻血轮先后为《中华日报》撰写《红焰飞蛾》,为《新生报》撰写《绮情楼杂记》,为《大华晚报》撰写《忆梅庵杂记》等。喻血轮与妻子喻玉铎感情深厚,二人互相唱和,夫唱妇随,《公兰日记》与《公兰泪史》曾合一册成问世,喻血轮还为《公兰日记》作序。喻血轮的哥哥喻的痴(1888-1951)也甚知名,著有《喻老斋诗话》、《喻老斋诗存》《*园漫识》等。

图书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