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中的雏鹰
幼年随父回祖国
少年踏上革命路
第二章 戎马之始
十八岁的市委特派员闽东历险
领导霍童暴动与再次遇险
为建立闽东苏区而战
红军闽东独立师政委
第三章 巩固闽东游击区
临危掌舵
恢复老游击区开辟新区
与挺进师会师之后
本不应该发生的“南阳事件”
第四章 从和谈到北上抗日
大敌当前战略调整
率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
第五章 挺进敌后东进东进
坚定不移地向东路发展
连战连捷的“江抗”
痛悼“壮烈殉国的吴副团长”
挺进苏北与驰援半塔集
聆受使命与交心夜话
相机决断战郭村
有取有舍东进黄桥
在实战中领会“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机动灵活决战黄桥
才女配骁将的美好姻缘
第六章 在反“扫荡”中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打击投降派,粉碎“七路扫荡”
新四军军部告急,和南浦旅团“斗法”
在伪化和反伪化斗争中争夺边沿区
一片诚心“截留”阿英
建设干部队伍,巩固民主政权
第七章 华中敌后大歼灭战
三仓河会议决策:攻点打援
两路攻坚勇夺车桥镇
芦家滩歼灭战
车桥战役胜利后
第八章 抗战胜利前后
发展苏浙皖
新登激战,孝丰大捷
新矛盾和小插曲
从东南北撤,组建“远征军”
兖州血战·华丰受降·泰安之胜
第九章 解放战争初期的山东局势
南征北战
水到渠成之际突发风险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十章 从鲁南战役到莱芜战役
打一个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
克齐村,再拿洋街老枣庄
莱芜战役第一功
第十一章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孟良崮临战受命
剜出国军“上将”
敲碎张灵甫的“磨心”
第十二章 向外线出击
声东击西突重围
铁流滚滚过沙河
挺进豫皖苏
斩断大动脉
第十三章 “钓大鱼”苦战睢杞
“麻雀战”拖疲王牌军
常郭屯打破僵局
叫黄百韬自身难保
第十四章 飞越天堑战上海
抱病返苏中
策反要塞
抗击英舰
渡过长江
兵临淞沪
月浦好一场血战
力克宝山吴淞
第十五章 鏖兵八闽
提前人闽
豪情南下
一着险棋克榕城
发起漳厦战役
跨海取厦门
金门失利前后
第十六章 剿匪和海防
中南海发来剿匪电令
弯弯海防线
打响国共大陆最后一战,“西方公司”台北关门
第十七章 经略东南
筑起两条造福万代的海堤
让鹰厦铁路穿越闽西北崇山峻岭
一身兼负党政军重任
高潮迭起迎来“黄金时代”
初步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崛起三明工业城
第十八章 进取与探索
运动中采取保护措施
“跃进”和“收兵”
站在群众这一边
讲真话,拳拳赤子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摆一出经济生活的龙门阵
“三个主帅,一个副帅”
第十九章 聚焦金门
中南海点将
八·二三这一天
“按照毛主席的命令执行”
炮战余波
第二十章 领导群众渡难关
两个“为纲”
坚决执行“吃饭第一”的指示
闽东之行得人心
下力气纠错
穷当家的大摊子
大兴调查之风
唱一曲抗天歌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二十一章 力争上游
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来调整和精简
教科文卫体异彩纷呈
“四清”、“五反”中的省委书记
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备战和建设
第二十二章 “文革”劫难
很不理解
在劫难逃
逆境中的苦思
第二十三章 执掌交通部
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九七五,远洋船翻番
排除万难解放干部
束手缚脚搞整顿
一年中最愉快的经历
第二十四章 多难之年
长江考察行
不拍第二次被打倒
在天安门事件中
交通不能再乱
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杀了我的头也不检讨”
为兵不血刃的伟大胜利干杯
第二十五章 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既当政委,也当司令
“两个不可低估”
打一场安全质量翻身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出访北欧带来的启示
“你这部长当起来有点味道了”
出访西欧谈观感
“蛇口模式”的诞生
第二十六章 再披戎装
受命海军当“班长”
艰难的第一步
砸碎精神枷锁
质量、技术、安全大检查
用第一等工作开创海军史上的“第一”
建立精干顶用的海军
第二十七章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
侨委第一任主任委员
创建“华侨城”
立法护侨
率团访菲
第二十八章 余热生辉
神圣的职责
殷殷桑梓情
走向永恒
叶飞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