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中学生介绍具有“高效”特色的记忆方法,我除了认真听取广大中学师生的意见以外,还特别注意参考吸收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于是,不论中外古今,记忆“宝典”、“秘法”、“诀窍”,都进入了我的视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已经出版的有关记忆法的图书中,问题委实不少。综合起来,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少作者有意无意地掩盖了真相,把记忆法的作用过分地夸大了。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一旦看不准真相,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近年来,商业市场上的坏毛病渗透到学术领域中来了:搞包装、玩花样,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说得有模有样:把一钱不值的东西,抹上一层金光。于是,有人声称,几十个小时可以学会英语;有人承诺,经过开发,每个儿童都可以变成神童。最邪恶的人是把邪恶说得头头是道:最虚假的人是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在此,我要特别说明的是: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有过目不忘的奇方异法。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法,但不等于说没有较好的记忆法。怎样才能找到较好的记忆方法7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什么记忆法才是较好的记忆法。所谓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工具。举个例子,如果要求你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首先你会搬出一个工具箱,工具箱中有锯子、锤子、斧子、卷尺等,显然,不能用锯子和卷尺,用斧子也可以,但用锤子最好。显然,在使用工具的时候,选择工具成为关键。在谈记忆方法时,许多同学都希望找到秘诀,找到绝招,其实,这走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了。在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时,你不能说哪个工具好,哪个工具不好,使用得恰当的工具就是好工具。同样的道理,对于各种记忆方法,使用得恰当的记忆方法就是较好的记忆方法。找到较好的记忆方法的难点是选择。怎样才能突破选择这个难点?这里,先出个题目:房间里有一个凳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凳子变矮一些呢?对于这个题目,可能有这样一些说法:一是把凳子的腿锯短一节,二是用什么东西把凳子遮住一些,三是退到更远的地方观看凳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