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知学的基本理论和视阈
一 所知学的基本理论要点
(一)所知学的基本特征
(二)为什么要提出“所知”这一范畴
(三)实知与想知
(四) 知与不知、所知与非所知
(五)所知与独立存在
(六)从所知学的角度研究学说史
二 为什么说“不知与所不知”超不出“知与所知”——所知学释疑之一
(一) “知与所知”对“不知与所不知”的优先性与超越性
(二)何以会知道“不知”与“所不知”
三 为什么所知不仅仅是事实、知不仅仅是实知——所知学释疑之二
(一)“所知”是否包含“所可能知道的”
(二)“所知”能否不是事实
(三)语词、非陈述语句能否表达“所知”
(四)“想知”是不是“知”,“信”能否超出“知”
(五) 附论:几个方法论问题
四 从知与所知的角度重构作为活动的意识
(一)两种反映与反应:知与无知
(二)作为知的反映的几种非意识类型
(三)作为想知的意识活动
(四) 意识活动作为具有超越性的间接反映
(五)意识在劳动中实现
五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语义的确立与理解
六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价值
(一)所知学的基本概念与所知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二)价值的本质
(三)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模式
(四)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层次
(五)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类型
第二章 对所知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一 关于所知学第一原理问题
(一)所知学第一原理的确定
(二) 关于所知学的第一原理的两点推敲、考察
二 关于所知学之要义
(一)所知学发展概况
(二)构成所知学基本理论的最基本概念
(三)所知学的最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 关于真假的规定问题
(一) 已有观点及分析
(二)所知学观点及分析
(三)结论
四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新闻与价值
五 从所知学看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
(一)所知学与本体论和现象学
(二)胡塞尔的所知学的观念论实在论的逻辑观
(三)胡塞尔的所知学现象学本体论
第三章 所知学问题争鸣
一 关于所知学的若干元理论问题
(一)“所知”究竟能够用来指什么
(二) 我们究竟有可能知道些什么
(三) 我们究竟考察、研究的是什么
二 信与知、相信与知道等相关系列范畴的关系问题
(一)相信、认为与知道
(二)对“知”、“知道”、“知识”等的误用或滥用
(三)知道与证明、凭据
(四)知识是一种以经历、感触为前提条件的为真的信念
三 所知学与语言问题
(一)所知的被动性及其内容与对象问题
(二) 关于词性及将来与可能的不对称关系
(三)关于时态和模态
(四)权利、义务与言语常规
四 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认可、接受“我知道T”之说
(一) 两种意义上的对知、知道的认可和接受
(二)就真假义而言的对“我知道T”的认可、接受
(三)对“我知道T”之说的认可、接受的依据、凭证与理由
五 我们知道什么——从知的独白到知、信、行的视阈融合
(一)“所知”能否成为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对“怎样才算知”的反思
(三)对“我们知道什么”的反思:从知的独白走向知、信、行的视阈融合
六 知、信与说的关系辨析
(一)“是”在认知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对于“知”的疑惑及其分析
(三)“信”贯穿于认知过程的始终
(四)“说”在认知过程中不可或缺
(五)结论
七 信念论视阈中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一)古希腊至近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二)现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三)信念论视阈中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八 关于“知”、“信”之辩的考察与辨析
(一)考察问题的视角及理路
(二)对“知”“信”之辩的初步考察
(三)真假论者的“知”及其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
(四)信念论者的“信”及其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
(五)真假论者与信念论者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的比较
(六)真假论者与信念论者产生争论的原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