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定 价:¥20.00

作 者: 袁斌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各种生产方式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2736 出版时间: 2007-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字数:  

内容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主要研究剩余价值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关系,分析剩余价值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方法来研究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关系,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贡献,以推动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把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暂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两大科学理论的思想发展史关系
一 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起点
 二 马克思理论研究重点的转移
 三 《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
 四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和发展过程的科学论证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论证的动因
 二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进行经济学论证的理论基础
 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的科学论证
 四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的科学论证
 五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章 生产劳动的科学界定
 一 在改造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中实现创新
 二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内容
 三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现时代意义
第四章 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科学阐释
 一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三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四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原因的探析
 五 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第五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描述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论证的原则和方法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论述
 三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的概括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的方法论基础
 二 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
 三 科学的抽象法是《资本论》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 贯通于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概念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一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确立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
 五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
 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七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理论
 八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论
 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证方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