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民营经济”与“民营” 概念的内涵与意义一、“民营经济”概念含义上的歧见二、不应继续在所有制的意义上使用“民营经济”一词三、公有制经济应当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第一篇 民营需要公有第一章 公有制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一、以经济效益和某些效率指标判断公有制的效率是错误的二、国有企业效益和效率方面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三、公有制企业具有较高的微观效率四、国有经济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上五、公有制国家的经济效率高于私有制国家六、公有制经济为什么具有高效率案例1—1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硕果第二章 公有制经济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一、公有制有利于共同富裕二、我国总体分配格局及私营企业内部分配格局三、不同类型企业劳动者报酬的差异案例2—1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若干典型第三章 正确认识发展非公民有经济的必然性一、理论界关于发展非公经济必然性的理论观点二、正确理解发展非公经济的必然性案例3—1 私有民营化是灵丹妙药吗第二篇 公有需要民营第四章 “公有民营”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有制经济必须由人民管理与经营二、公有制经济本质上应是真正的“民营经济”案例4—l 走访基布兹第五章 民主管理是搞好公有企业的根本保障一、传统的改革方式具有局限性二、国有企业劳动者是国有企业的主人,有权参加企业管理三、国有企业实施民主管理作用巨大四、企业股权多元化也不能否定民主管理的正当性五、职工民主管理应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六、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是搞好公有企业的根本保证七、国有企业还要由全体公民进行监督八、集体合作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所有权九、集体合作企业的现存弊端主要是缺乏民主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十、民主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搞好集体企业的根本保证案例5—1 有无民主两重天案例5—2 感于80%“败家率”,孙大午首试“私企君主立宪”第三篇 公有经济民营化治理机制构建第六章 国有经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真正落实一、赋予工人阶级足够的权力二、健全民主治理的保障措施三、重构国有经济的监督机制四、推进国有经济的“公众治理”案例6—1 国有企业民主选举经营者案例6—2 国企改革新模式:“期股买断,工人自治”第七章 民营与官营: 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一、公有企业经营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的有力干预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三、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更需政府职责到位四、正确实施产权多元化改革案例7—1 黄金矿长的腐败与地方政府的监管案例7—2 粤港控股狠抓国有企业廉政制度建设第八章 集体合作经济委托代理关系的构建一、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二、集体合作经济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三、我国农村集体合作经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四、完善集体合作经济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五、农村集体合作经济产权改革的几个重要关系案例8—1 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及运行第九章 农村集体合作经济治理中的企业家一、农村集体合作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经济条件二、农村集体合作经济企业家的选拔机制三、农村集体合作经济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四、农村集体合作经济企业家的约束机制五、政府对农村企业家成长机制与条件的创造案例9—1 农村知名集体经济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