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危机管理(全两册)

危机管理(全两册)

危机管理(全两册)

定 价:¥280.00

作 者: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编著,李鹰,蒋若愚总 译校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货币银行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1766048 出版时间: 200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924 字数:  

内容简介

  虽然现在银行实现创记录的水平的赢利,不久前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还岌岌可危。1980年至1994年期间,有将近3,000家银行和储贷机构或倒闭、或需要政府援助。在那个危机年代,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保险基金破产,而处置信托公司(RTC)创立。与此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险基金也经受了严峻考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针对危机期间左右局势发展的重大金融事件做了两篇研究论文,《危机管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与处置信托公司(RTC)之经验》是其中的第二篇。第一篇:《八十年代的历史:未来之经验》,回顾和分析了导致如此多的银行破产的大环境。第二篇论文调查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处置信托公司(RTC)处理银行及储蓄机构破产的方式,记录了处置破产机构、向储户偿款以及处置大量留存资产的处置方法的演变。

作者简介

  李鹰,1972年3月生,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 998年起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工作,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处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合译)等,曾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目前工作和研究重点为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并承担了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的主要工作。蒋若愚,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并获电子工程和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目前任职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策略交易部,主管中国的不良资产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并在王嵩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作为顾问的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里是主要负责人。加入王嵩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之前,蒋先生从1994年起在美国任职于瑞银华宝风险管理部。为世界500强公司,如微软、通用电器和福特等知名企业进行战略设计、以增加公司的投资回报、并对冲公司的财务风险。1996年迁居香港.开始负责亚洲客户的资产和债务管理业务。 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负责中国大型企业的投资银行和结构融资产品业务,2001年开始主管中国不良资产业务。

图书目录

中译本序:《危机管理:FDIC与RTC之经验1980~1994年》
序:《危机管理:FDIC与RTC之经验1980~1994年》
校译者致谢并序
原书前言
原书致谢
卷一
 第一部分:重整与资产处置实务
  第1章:概述
  第2章:处置流程回顾
  第3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处置实践的演变
  第4章:处置信托公司(RTC)处置实践的演变
  第5章:银行继续营业资助
  第6章:过渡性银行
  第7章:损失分摊
  第8章:联邦存额保险公司(FDIC)的“接收者”角色
  第9章:交割程序和对已保储户的偿付
  第10章:未保储户及其他破产接收债权人的待遇
  第11章:专业责任索赔
  第12章:资产处置流程的演变
  第13章:拍卖与密封投标
  第14章:资产管理承包
  第15章:可负担住房计划
  第16章:证券化
  第17章:合作参股计划
  第18章:联邦存额保险公司(FDIC)对外部法律顾问的使用.
  第19章:内部控制
 第二部分:重大银行处置案例研究
  第1章:总论
  第2章:北美洲第一宾夕法尼亚银行
  第3章:北美洲宾夕法尼亚公平银行
  第4章:伊利诺斯大陆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CINBTC)
  第5章:德克萨斯第一城市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6章:第一共和国银行有限公司
  第7章:Mcorp公司
  第8章:新英格兰银行公司
  第9章:东南银行公司
  第10章: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7家银行
  第11章:CrossLand储蓄银行,FSB
  第12章:结论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A:关于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作为承保人和接收人的立法
  附录B:缩写词与术语表
  附录C:统计数据
卷二
 引言
 议程
 第一天
  会议1 处置
  午餐演说
  会议2 资产处置
  特邀演讲人
 第二天
  会议3 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
  会议4 反思与展望
 附录
  附录A:传记
  附录B:处置问题讨论小组
  附录C:“资产处理”小组
  附录D:“其他国家的银行危机管理”小组
  附录E、F:(略)
  附录G:研讨会与会者名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