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

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

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

定 价:¥31.00

作 者: 季羡林 等编
出版社: 江西出版集团出版社
丛编项: 东方文化丛书
标 签: 儒家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0034797 出版时间: 2007-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15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儒学基本上处于“花果飘零”、“魂不附体”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天的国人开始恢复了文化信心,这客观上为儒学的发展创造了真正的可能性。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探讨普世价值和中国人独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其中的契合点。儒学,到底蕴涵着什么样的的“中国经验”和制度资源?政治儒学和制度儒学、儒学和儒教、“抽象继承”、“儒学保护区”……努力于儒学制度、政治、社会功能的多元化的探索思路,彰显着当代儒学的无穷生命力。参与到中国发展的实际,应对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新锐的思想者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作者简介

暂缺《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中国文化中的儒教问题:起源、历史、现状与趋向
 一、起源
 二、历史
 三、现状与趋向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的信仰冲突和儒家的转折
 二、康有为的孔教理论和实践
 三、陈焕章与孔教会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
 四、孔教国教化及其论争
中国语境中的儒教与世俗化问题
 一、“世俗化”的复杂含义与不同语境
 二、儒教、世俗化与中国社会
论儒教的体制化和儒教的改新
 一、体制化的儒家
 二、儒教之体制化
 三、儒教之改新
“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
 一、世界仍然是一个非世界
 二、天下观点与世界尺度
 三、政治知识论的理由
 四、以天下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学框架
 五、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
天下:全球化时代的托古改制
 一、明末清初:“亡国”和“亡天下”之惑
 二、《大同书》:在“国”笼罩下的康有为的“天下”
 三、天下体系:由“国家”向“天下”的回归
 四、余论
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意味着什么?
 一、为什么要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
 二、儒家文化保护区如何建立?
 三、保护区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
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
 一、政治合法性:正德、利用、厚生
 二、造反与革命:合法性基础之呈现
 三、儒学公共性:建构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
“中国本位文化论”之重提与新诠——纪念《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发表七十周年
 一、背景与主张
 二、反响与评价
 三、批评与褒奖
 四、定位与新诠
 五、为何与如何
 六、结语
注定做不了旁观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学
 一、西风劲吹中的奋然挺立
 二、一片萧索与薪火相传
 三、走向复兴
 四、余论
文化习性·社会整合·儒家的现代性
 一、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及其决定的社会整合方式
 二、社会空间的理性化与自治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社会空间的理性化与自治需要儒家传统的支持
 四、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及未来中华文明的自我定位
“为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问题的问题:儒学的现代化如何可能?
 一、儒学
 二、现代化与现代性
 三、儒学现代化的可能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