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音乐经过长期的积淀,进人了奏鸣曲(sonata)时代,它呈现出了一个规程式的清晰脉络: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许多伟大的作曲家都试图用这种一唱三叹式的曲式诠释一个主题,即主旋律,这种曲式影响了无数的音乐作品,直至发展到音乐的最高境界一交响乐(symphony)。交响乐一直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宏伟媒介,而交响乐作品因其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以及力量、视觉与情感范畴,在音乐史上无可匹敌,而它本质上是一首为整个管弦乐团编写的奏鸣曲。而语言的发展史远比音乐久远。在世界文明史中,语言曾是武器,曾是号角。它可以犹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也可以仿若幽咽泉流,如凄如诉,让人潸然泪下。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演讲是人类语言魅力的最好表现形式。但当我们在比较古今无数的传世名篇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遵循着“起——承——转——合”的规则,而这与音乐的曲式似乎在时空的轨迹中重合了!很难说是谁模仿了谁,谁抄袭了谁,因为这恰恰是自然界规律的艺术化成果。乐音教学法正是立足在这个高度上,希望在语言、文字体系和音乐中寻找一个辨证统一的结合点。音乐、语言、文字、人性,虽然名称各异,但它们的本质中有一种相通的东西。我们希望能够追根溯源,以宏观的眼光为它们的结合找到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