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新问题求解

经济学新问题求解

经济学新问题求解

定 价:¥62.00

作 者: 张明龙 著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1781751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49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为背景,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设问解答的形式,本着锐意创新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广泛吸取国内外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深入探索了理论经济学新框架、市场取向改革的运行轨迹、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选择、企业收购及资产评估、供求机理和市场经济制衡系统、工业布局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区域开发、自主创新及其政策体系等问题。阐明了许多大胆而新颖的观点,把学术性、理论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本书适合大学生、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人员、政府机关人员和企业界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张明龙,1953年3月28日生,浙江三门人。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完博士生课程,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现为台州学院副院长、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科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已出版《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等个人专著4部,《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等主笔专著5部,参加撰写的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7年第4期)等发表论文、译文270余篇。有3篇论文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荣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学术成果奖。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论问题
一、怎样安排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二、政治经济学能否建立全新的本土化体系?
三、政治经济学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四、为什么不宜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
五、商品使用价值与物品效用是同一范畴吗?
六、商品价值就是产品价值吗?
七、怎样理解经济竞争?
八、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个规律吗?
九、经典作家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当作一个规律吗?
十、社会主义竞争有消极作用吗?
十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吗?
十二、苏联、东欧学者有哪些经济体制改革主张?
十三、西方学者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十四、我国怎样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何重大意义?
十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重大进展?
第二章 产权问题
一、什么是产权?
二、什么是交易费用?
三、什么是科斯定理?
四、怎样理解所有权?
五、所有权与产权存在哪些主要区别?
六、产权可以分成几类?
七、如何合理安排产权制度?
八、如何认识委托代理制度?
九、代理收益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十、怎样降低代理成本?
十一、现代企业为何选择委托代理方式?
十二、怎样理解两权分离理论?
十三、“两权分离”理论产生哪些企业产权改革思路?
十四、产权改革会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吗?
十五、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建成现代企业制度?
十六、国有企业如何按公司制规范要求推进改革?
第三章 企业收购问题
一、怎样调查待购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如何核查待购企业的契约合同?
三、甄别待购企业财务报表有哪些步骤?
四、怎样审核待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五、如何审核待购企业的收入报表?
六、怎样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待购企业的偿债能力?
七、如何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待购企业的负债压力?
八、怎样运用财务比军分析待购企业的经营效率?
九、如何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待购企业的获利能力?
十、什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十一、企业无形资产有哪些构成要素?
十二、怎样核查和评估待购企业的无形资产?
十三、怎样评估待购企业的整体资产?
十四、如何提高企业收购的谈判效果?
第四章 市场问题
一、有市场就存在市场经济吗?
二、哪些因素影响市场供给量?
三、哪些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量?
四、怎样理解市场供求关系?
五、如何健全市场信号体系?
六、什么是市场结构?
七、怎样划分市场类型?
八、市场规则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九、怎样健全市场规则体系?
十、如何绕过或利用WTO导致的技术壁垒?
十一、市场机制有何功能及局限性?
十二、市场机制有哪些具体形式?
十三、怎样健全市场经济制衡系统?
十四、我国市场经济为什么保留少量直接计划调节?
十五、计划与市场结合的讨论有哪些主要看法?
第五章 产业问题
一、工业布局理论是怎样演进的?
二、什么是制造业?
三、制造业怎样进行链式化转移?
四、举例说明如何分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培育制造业新增长点?
六、企业集群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
七、产业集群有什么样的生命周期?
八、产业集群怎样产生溢出效应?
九、产业集群引起哪些相关溢出效应?
十、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化概念?
十一、信息化怎样拓展工业化新空间?
十二、信息化如何推动高新技术发展?
十三、如何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
第六章 发展问题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因素有哪些?
二、怎样认识早期区域发展思想?
三、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四、怎样合理划分经济区?
五、如何推进中心地区城市化?
六、如何正确认识非均衡发展现象?
七、为什么要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八、可供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哪些?
九、为什么说从长远看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比较理想?
十、欠发达地区怎样加快培育制造业?
十一、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十二、西部地区怎样加强主导产业培育?
十三、西部大开发如何突破资本瓶颈制约?
第七章 创新问题
一、我国创新活动进展情况如何?
二、为什么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三、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四、科技项目实施中出现哪些不端行为?
五、自主创新成果运行过程有何失信行为?
六、信用缺失原因何在?
七、科技信用制度建设进展如何?
八、如何推进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九、怎样形成推动创新的社会信用环境?
十、举例说明如何建设促进创新活动的政策体系?
十一、举例说明促进创新活动政策体系的内容?
十二、举例说明运用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的效果?
十三、举例说明如何完善促进创新活动的政策体系?
十四、美国竞争力计划如何促进创新活动?
十五、日本科技创新政策是怎样演变的?
十六、德国创新政策体系有哪些特点?
十七、英国如何通过政策加强科技创新?
十八、法国怎样利用政策和计划引导创新活动?
十九、俄罗斯如何构筑国家创新体系?
二十、加拿大怎样建立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二十一、韩国如何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夫人的职业修养与这本书—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