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理论框架的建立
一、文化结构
二、国家身份
三、国家利益
四、外交行为
第二节 演进模型的建立
第一章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历史分期——文本分析(1949—2006)
第一节 确定历史坐标: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分期问题
第二节 联合国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 文本内容验证
一、1949-1971年中国对联合国的“不满、批评、谴责”态度明显
二、1972-1989年政治利益向经济利益转向,中国与联合国的经济合作日益活跃
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联合国步入深层次互动阶段,各项事务全面展开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冷战开始及美苏阵营激烈对峙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敌意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运动成为国内政局主流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战争与革命”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从“两大阵营”到“两个中间地带”
三、“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与“四面受敌”的客观结果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政治利益
二、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挑战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美苏关系开始缓和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始于关系“正常化”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问题逐步解决,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和平与发展”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世界多极化”
三、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与“重要一极”的客观结果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经济利益
二、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参与、合作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Ⅰ):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好感”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安定团结、政通人和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
二、“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责任利益”,重视国家形象
二、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行为特点:维护、扩展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Ⅱ):以负责任大国身份慎用否决权
四、“收敛锋芒”与“施展抱负”的角色冲突
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第一节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概述
一、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基本内涵
二、“两代维持和平行动”
第二节 中国对维和行动观念的转变
一、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将“联合国军”看做是帝国主义的警察部队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维和行动采取了冷静观察的态度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认同维和作用,主动参与维和行动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维和行动成为世界和平支柱,中国在维和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节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及国家利益分析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
二、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国家利益分析
第四节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类型及地域分析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类型分析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地域分析
第五节 主权原则与道义原则结合的典范——解析中国参与苏丹维和
一、履行国际道义:充分发挥大国在缔造和平方面的特殊作用
二、捍卫主权原则:苏丹政府同意是达尔富尔维和的前提
第六节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行为趋向分析
小结
终章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