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军事军事技术战争论

战争论

战争论

定 价:¥21.80

作 者: 克劳塞维茨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丛编项: 经典通读
标 签: 战略战术战役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0069747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字数:  

内容简介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的结晶,是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它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基础,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作者认为战争应属于社会生活领域,它绝不是独立的行为,而是从属于政治的。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了一样。克劳塞维茨就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因此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的需要。克劳塞维茨把战争中人的因素提到了一个突出地位。他指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同时还涉及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所谓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内在的力量,包括勇气和坚韧精神、理智和活动力、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认为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双方的物质损失相等时)起决定性作用。克劳塞维茨还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直接参战的作用。他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就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佣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战争性质的变化使“战争要素已经从一切因循守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爆发出全部自然的力量”,因而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必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战争论》全面探讨了战术和战略,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克劳塞维茨十分重视实践对军事理论的检验作用。在《战争论》中,他把战争理论看成是一种“经验科学”,并一再警告人们不要陷于任何教条。《战争论》所引起的反响,实现了克劳塞维茨所期望的:“我的抱负是要写一部不是两三年后就被人遗忘,而是对此有兴趣的人经常翻阅的书。” 作为资产阶级战争理论的奠基之作,《战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战争理论的发展。它不仅对资产阶级军事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高度评价。近现代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军事家都对《战争论》推崇有加。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战争指导”条目指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其不朽著作《战争论》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著作是战略学的“圣经”。《战争论》在20世纪所起到的最重要作用,也许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理论形成过程的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高度评价了《战争论》的学术价值,毛泽东不仅对《战争论》做过专门研究,而且“ 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阅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概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讨会。

作者简介

  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19世纪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克劳塞维茨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军事资料。由其遗孀玛丽整理出版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这部巨著共十卷,《战争论》是其中前三卷,也是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理论至今仍是我们解读国际局势的指南。

图书目录

编者的话
拨开战争的迷雾——《战争论》导读
初版序
说明
作者自序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
第三章 军事天才
第四章 论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战争理论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
第四章 方法主义
第五章 批判
第六章 关于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第一章 战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第六章 胆量
第七章 坚忍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第九章 出敌不意
第十章 诡诈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
第四篇 战斗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第三章 战斗概论
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会战
第十章 主力会战(续1)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续2)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第五篇 军队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战区、军团和战局
第三章 兵力对比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第五章 军队的战斗队形
第六章 军队的一般配置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第八章 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
第九章 野营
第十章 行军
第十一章 行军(续1)
第十二章 行军(续2)
第十三章 舍营
第十四章 给养
第十五章 作战基地
第十六章 交通线
第十七章 地形
第十八章 制高
第六篇 防御
第一章 进攻和防御
第二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
第三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
第四章 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第六章 防御的手段
第七章 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第九章 防御会战
第十章 要塞
第十一章 要塞(续)
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
第十三章 坚固阵地和营垒
第十四章 侧面阵地
第十五章 山地防御
第十六章 山地防御(续1)
第十七章 山地防御(续2)
第十八章 江河防御
第十九章 江河防御(续)
第二十章 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
第二十一章 森林地防御
第二十二章 单线式防御
第二十三章 国土的锁钥
第二十四章 翼侧活动
第二十五章 向本国腹地退却
第二十六章 民众武装
第二十七章 战区防御
第二十八章 战区防御(续1)
第二十九章 战区防御(续2)
第 三十 章 战区防御(续3)
第七篇 进攻(草稿)
第一章 从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看进攻
第二章 战略进攻的特点
第三章 战略进攻的目标
第四章 进攻力量的削弱
第五章 进攻的顶点
第六章 消灭敌人军队
第七章 进攻会战
第八章 渡河
第九章 对防御阵地的进攻
第十章 对设防营垒的进攻
第十一章 山地进攻
第十二章 对单线式防线的进攻
第十三章 机动
第十四章 对沼泽地、泛滥地和森林地的进攻
第十五章 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六章 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七章 对要塞的进攻
第十八章 对运输队的攻击
第十九章 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
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
第二十一章 入侵
第八篇 战争计划(草稿)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
第三章 战争的内在联系
第四章 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
第五章 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续)
第六章 政治目的和政治工具
第七章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
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
第九章 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