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 《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课题分为三编基础性研究成果。第一编,主要内容是相关基础理论、有关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第二编,主要内容是关于江苏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及其实施的评估和各地经验研究;第三编,是关于如何成功实践“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战略体系研究。 《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理论体系研究,既系统,又观点鲜明。(1)自然系统是一个整体,人作为自然系统的一个链环,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链条遭到破坏,就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地球资源不但应当由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而且应当由当代人与后代人、当代生物与后代生物共享。(2)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工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形成“主客二分”的自然观。天地万物都沦为技术改造的对象和被技术加工的原料,造成了严重后果。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签发的《联合国环境方案》指出:“我们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封闭的循环》指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技术时代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主客二分”的自然观,从近代以来,传人中国。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主客二分”的自然观在工业生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逐渐远离了中国三千年历史形成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贯穿中国历史的传统节约文化,即富有伦理生态文明内涵的传统文化基础。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类思考和面临的一个永恒主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难题,我们党勇敢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第二,关于中国战略资源与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研究,有理论深度,资料全面翔实。《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编撰,是课题组各位学者多年跟踪研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变化情况,在多年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库和对十三个地级市的实地考察等多种科研手段所获得的大量最新多元信息,参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及其科研成果,并参考和借鉴了中国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江苏省十三个省辖市进行的跟踪调查研究,特别依据对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在深入、细致的统计数量、性质分析和问题定位的探索基础上,经过反复综合分析、多方论证,编写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主体,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理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城镇体系和节约型城市,建设可持续的节约型建筑,建设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和国外节约型消费研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政策的调查研究,关于江苏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及其实施的评估和各地经验。 第三,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成功实践“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战略体系研究,在国内是首次提出约束性战略目标、政策性战略目标和在地方生根、开花、结果的战略目标。课题依据调查研究,总结了“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的地方经验,强调以政府推动、企业落实、公众参与为主体,是推动现阶段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总结了各地从长远着眼,努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与开发,并合理利用多资源因素,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和引入新产业,以环境友好型产业,替代资源密集型产业,实现地区产业高度化和产业多元化,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又好又快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课题论述了消费模式的转变,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理论观点,提倡建设资源节约文化,形成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课题研究特点突出,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对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有可操作性策略、举措和对策,具有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