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定 价:¥35.00

作 者: 郝寿义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区域经济学丛书
标 签: 区域经济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073159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南开大学“985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研究的核心成果,是“当代区域经济高级研究教程”中的一本。全书共分10章,融合、借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对于空间问题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以“空间的均质与非均质对立统一”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要素与要素禀赋出发,通过分析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区位、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聚集经济与经济功能区、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等问题,构建了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相统一的经济区域形成理论,以及以此为核心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主体与主体行为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本书回答了目前区域经济学理论方面存在的几大关键问题:区域经济分析的逻辑前提问题,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问题,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区域经济主体问题和区域治理问题。并且本书以区域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从均质与非均质两个不同视角分析了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的实现路径,突破了区域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从问题到对策的研究范式,为区域经济学找到了微观基础。

作者简介

暂缺《区域经济学原理》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第1章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1.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1.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1.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1.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2.1 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2.2 要素和要素禀赋
2.3 要素禀赋与空间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区位
3.1 区位与区位理论
3.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3.3 要素禀赋与区位变迁
3.4 区位差异与区位主体偏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
4.1 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的演绎分析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微观基础
4.2 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实现的路径
4.3 聚集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假说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集经济、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
5.1 经济功能区
5.2 要素禀赋、聚集与经济功能区
5.3 经济区域形成
5.4 经济功能区裂变与经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
5.5 经济区域特征及其边界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
6.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6.2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
6.3 区域经济发展模型
 ……
第7章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第8章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基于厂商和居民的分析
第9章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基于地方政府的分析
第10章 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