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授与学习税收制度与管理课程编写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经济管理部门干部培训的教材。关于书的名称,首先要做一些说明。10多年前,与此类似的书几乎都称作《国家税收》。10多来年,为满足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需要,与此类似的书又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称作《税法》或《税收法》。我们将书的名称定为《中国税收》,而不再称作《国家税收》或《税法》、《税收法》,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首先,税收制度与管理问题属于经济管理问题,研究税收制度与管理的学科属于经济管理学科。将本书的名称定为《中国税收》,而不是《税法》或《税收法》,更符合税收制度与管理的学科属性。其次,税收的课征主体具有唯一性。过去,人们习惯于将税收的课征主体称作国家,而更准确地说,税收的课征主体则应当是政府。无论是将税收的课征主体称作国家还是称作政府,由于税收的课征主体具有唯一性,在税收之前加上国家或政府总是有些多余的。国家税收就是税收,政府税收就是税收,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一个税收之外的国家税收或政府税收。再次,从税收学科的研究方向来看。根据税收知识的表述顺序,可将税收学科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三个层次。根据税收知识所涉及的时序内容,可将税收学科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税收史和现代税收两个部分。根据税收知识所涉及的截面内容,可将税收学科划分为中国税收、外国税收和国际税收三个部分。本书将书名定为《中国税收》,使其与《外国税收》、《国际税收》并列,也符合划分税收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最后,本书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课或学科基础课的教材而编写的,而不是作为财政税收专业的专业课教材而编写的。对财政或税收专业而言,可以按照知识的表述顺序,分别编写《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等教材。而对于其他各经济管理类专业,则更需要一本包括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收管理等内容在内的通用教材。本书就是为满足这一需要而编写的。根据学习对象的学习需要,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税收概论,包括税收基础理论和税收基本问题两章。第二部分是税收制度,包括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各税三篇。每篇基本上按照税种设章。第三部分是税收管理,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行政救济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