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亮点。目前人们已就高职教育发展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后者的任务其实更为艰巨。而高职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只有有了一套能体现高职教育规律,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与用人单位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高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高等教育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以及人的发展价值。然而,目前高职课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高职课程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基本上是大学课程的压缩,理论性、学术性比较强,高职特色体现得不够。但是,高职并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尽管目前的高职主要局限于大专层次,但高职更多的是有别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以工艺设计、设备维护、现场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技术型人才在能力结构上与工程型人才、理论型人才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不能仅仅在内容上浅于大学课程,而是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课程模式与内容体系。这将是一条漫长而又非常艰难的道路。我们出版这套教材的目的,便是期望能为高职现代课程体系的建设做出一点贡献,进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使得这套教材尽量科学、符合高职实际,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职教课程专家、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出版社密切合作的工作模式。首先,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课程理论的体现。只有有了科学的高职课程理论,才能开发出科学的高职教材。为此,我们华东师大职成教所组织课程专家,深入地介入了这次教材开发的全过程。这一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看到我们的理论能真正地转化为实际成果,我们仍然感到非常欣慰。其次,必须有高职教师的参与。以往的许多高职教材是由大学教师开发的。大学教师虽然对专业的理论体系非常熟悉,但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高职教育的特色往往认识不深,使得开发出来的教材普遍偏深、偏难,也不够实用,影响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事实上,真正了解高职学生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且,许多高职教师已自发地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汇聚他们的这些经验,能够大大加快新教材的开发工作。为此,我们这次教材的具体编写工作基本上由高职教师完成。再次,为了使得新教材在形式上更为活泼,更加符合教材开发的技术要求,我们也充分吸收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研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