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基本理论架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创新
第二节 方法论构成
一、“第三部门”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社会转型理论
四、政府过程理论
五、市民社会理论
第三节 “第三部门”的实践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新进展概述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三、日本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四、香港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第一章 理论起点:共青团组织创立的目标形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与共青团的目标定位
一、思想建党:毛泽东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制度建党: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战略思考
三、功能建党: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
四、与时俱进:党建理论指引下的共青团的目标定位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创立的目标形态
一、共青团组织创立的基本性质
二、共青团组织创立的目标指向
三、共青团组织创立的运行方式
第二章 发展历程:共青团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三维属性
第一节 “革命斗争型准政党组织”的历史开端(1919-1949年)
一、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
二、领导工农青年群众参加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三、廓清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关系
第二节 “参与管理型准政府组织”的集中体现(1949-1978年)
一、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与共青团的主要任务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共青团的工作特点
三、结合政府职能确立共青团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第三节 “公益服务型第三部门”的发展态势(1979年至今)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
第三章 现实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共青团
第四章 组织创新:新时期共青团发展的逻辑选择
结论:复合型社团研究和共青团组织创新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