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财政税收民国浙江财政研究

民国浙江财政研究

民国浙江财政研究

定 价:¥25.00

作 者: 潘国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民国浙江史研究丛书
标 签: 中国财政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4792 出版时间: 2007-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251 字数:  

内容简介

  《民国浙江财政研究》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实证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晚清和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简称内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近代中国国内公债起源、发展的演变历史,对晚清、北洋时期的内债发行、筹募、用途、整理及偿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内债发行的政治经济背景、发行的详细经过、债额的逐项考证、内债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等方而对近代中国的内债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民国浙江财政研究》认为;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的产生、发展都与战争和军事件关,用之于弥补财政赤字、解决财政困难,即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公愤极大部分部为非生产性公债,用之于生产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公债为数甚少。因此。从总体上看,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大量国内公债,未能充分发挥其稳定财政、调剂金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同时,《民国浙江财政研究》也指出,以往学术界在对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内债政策的考察和评述中,偏重于揭露其封建性、殖民性和破坏性等消极作用,而对近代中国内债的两重性分析显得极其缺乏。事实上,晚清和北洋时期所发行的内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的,应当给予客观评价。

作者简介

  潘国旗,男,1961年出生,浙江临安人。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博上后流动站工作。现为杭州师范学院教授、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巾心成员。自1991年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来,在《财政研究》、《抗日战争研究》、《近代史资料》、《浙江大学学报》、《经济研究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专著和合著有《国民政府1927~1949年的国内公债研究》、《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合著)、《新中国外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著)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134BZS039),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浙财团研究》(02BZS028),主持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内债研究》(N95G18)、《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2002XSZ02)、《民国时期浙江财政研究》(05WZT007—4)等。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北洋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
 一 民国初年的浙江政治、经济
  (一)民国初年的浙江政治概况
  (二)民国初年的浙江经济概况
 二 北洋时期的浙江财政概况
  (一)民国初年的国、地收支划分
  (二)北洋时期的浙江财政概况
 三 北洋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收人
  (一)赋税收入
  (二)非赋税收入
  (三)公债、借款收人
 四 北洋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支出
第二章 1927—1936年的浙江地方财政
 一 江浙财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
  (一)江浙财团的形成
  (二)江浙财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
 二 国民政府初期的浙江政治、经济
  (一)国民政府初期的浙江政治概况
  (二)国民政府初期的浙江经济概况
 三 1927—1936年的浙江财政概况
  (一)1928年国、地收支划分案的实施
  (二)1927—1936年的浙江财政概况
 四 1927—1936年的浙江地方财政收入
  (一)赋税收入
  (二)非赋税收入
  (三)借款收入
 五 1927—1936年的浙江地方财政支出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
 一 抗战时期的浙江政治、经济
  (一)战时的浙江政治概况
  (二)战时的浙江经济概况
 二 抗战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
  (一)抗战初期的浙江财政概况
  (二)抗战后期的浙江财政概况
第四章 战后的浙江地方财政
 一 战后浙江的政治与经济
  (一)抗战胜利后浙江对日伪机构、财产的接收
  (二)战后浙江经济的短暂复兴与破产
 二 战后浙江的地方财政
  (一)194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系统的重新划分
  (二)战后浙江的省级财政概况
  (三)战后浙江的县级财政概况
  (四)战后浙江省的财政收入
  (五)战后浙江省的财政支出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