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论政府信用论

政府信用论

政府信用论

定 价:¥20.00

作 者: 章延杰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国家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074279 出版时间: 2007-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字数:  

内容简介

  政府信用是社会公众对一个政府守约重诺的意愿、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在政治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代理人信用,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作为社会稀缺资源,政府信用的稀缺有着内在的根深蒂固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本身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各自存在的风险所造成的,对此稀缺性无法完全克服。 然而这种稀缺资源却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所必需的、起加速器作用的资源,它可以节约经济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市场化进程;可以增强政府合法性基础、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能够有效增进社会福利、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政府信用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全能政府由于其政府信用职责范围的无限性和信用实现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因而无法有效实现政府信用承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责任政府必须严格限定政府信用的职责范围,提高信用实现的能力,以有效地维护和提升政府信用。 任何一个社会和政府都必须重视政府信用建设,为此就需要加强政府信用管理,在体制建设上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政府信用激励机制加强对政府官员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信用道德教育;由于政府信用与公众对政府的动机和行为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必须加快政府信息的公开化进程,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以有效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对于当代中国的政府信用建设而言,除了强化政府信用的一般管理外,还需要注意中国的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扬弃中国传统的政府观念尤其是对于政府和公众关系的传统观念;注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用建设的经验;特别是要加大对腐败这个政府信用的大敌的治理力度;建设中国现代政府公务员队伍时,在借鉴发达国家后官僚制建设经验的同时,首要的任务还有尽快完善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官僚体制建设。

作者简介

暂缺《政府信用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信用与政府信用:问题的缘起
一、“信用”的含义
(一)信用含义探源
(二)信用含义辨析
(三)与信用相近的几个概念
二、政府信用的厘定
(一)政府与信用的关系
(二)政府信用的定义及类型
三、政府信用的特点
(一)信用主体的特殊性
(二)政府信用的不对称性
(三)政府信用影响的广泛性
四、政府信用问题提出的原由
(一)实践中政府信用的缺乏
(二)政府信用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政府信用:社会稀缺资源
一、政府信用缺失——世界性的难题
(一)政府信用缺失困扰各国政府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二、政府信用风险的内在机理
(一)信用的发生机理
(二)政府信用风险:政治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的信用风险
三、政府信用风险的博弈论解读
(一)从博弈论看利益与公共权力
(二)政府信用的博弈模型
第三章 政府信用的效应: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一、政府信用的经济效应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支柱
(二)政府信用与交易成本
(三)政府信用与市场化进程
二、政府信用的政治效应
(一)政府信用是政治合法性的根基
(二)政府信用与法治国家
三、政府信用的社会效应
(一)政府信用与社会福利
(二)政府信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四章 政府信用的变迁:从全能政府到责任政府
一、全能政府的信用困境
(一)全能政府及其基础
(二)全能政府信用职责和信用能力的严重失衡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责任政府取向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职能的变迁
(二)责任政府的价值取向
三、责任政府与政府信用
(一)责任政府
(二)责任政府的要义:信用政府
(三)责任政府的信用实现机制
第五章 政府信用的管理:体制与道德
一、政府信用的结构分析
(一)体制化的政府信用
(二)人格化的政府信用
二、政府信用的体制化管理:体制革新
(一)体制革新
(二)建立政府信用监督约束机制
(三)政府官员信用激励机制
三、政府信用的人格化管理:道德教化
(一)法治抑或德治
(二)强化政府官员的信用道德
四、政府信用与信息公开化
(一)信息时代对政府信用的挑战
(二)政府信息公开化是信用政府的必然选择
第六章 当代中国信用政府之路
一、传统政府观念分析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政府观念
(二)中国传统政府观念之成因
(三)中国传统政府观念之影响
二、国外政府信用建设的经验
(一)西方国家政府信用建设的经验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三)腐败——政府信用的大敌
三、理性官僚制还是后官僚制
(一)理性官僚制与后官僚制
(二)中国官僚制度的缺陷
(三)首要的是尽快完善理性官僚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