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TRIZ理论入门导读

TRIZ理论入门导读

TRIZ理论入门导读

定 价:¥12.00

作 者: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产品设计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8855555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0开 页数: 111 字数:  

内容简介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根里奇·阿奇舒勒因此也被尊为“TRIZ之父”。1946年,根里奇·阿奇舒勒开始了对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此后数十年,根里奇·阿奇舒勒穷其毕业精力研究和完善TRIZ理论。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先后分析了全球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创立了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现在我们谈的TRIZ理论。21世纪,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全球市场而独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就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而成功生存的法定就在于创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车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这也奠定了创新中国的理论。TRIZ理论正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批量发明创新的夙愿。

作者简介

暂缺《TRIZ理论入门导读》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TRIZ介绍
 1.创新方法
 2.TRIZ理论
 3.“TRIZ之父”——G.S.Ahshuler(根里奇·阿奇舒勒)
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
 1.TRIZ的基本概念
 2.TRIZ理论基础
图解40条发明原理
 1.分割原则(分离法)Segmentation
 2.抽取原则(提取法)Extraction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Local quality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Asymmetry
 5.联合原则(组合法)Consolidation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Universality
 7.嵌套原则(套叠法)Nesting
 8.反重量原则(巧提重物法)Counterweight
 9.预先反作用原则(预先反作用法)Prior Counteraction
 10.预先作用原则(预先作用法)PriorAction
 11.预先应急措施原则(预先防范法)Cushion in Advance
 12.等势原则(等势法)Equipotentiality
 13.相反原则(逆向作用法)Do It in Reverse
 14.球形原则(曲面化法)Spheroidality
 15.动态原则(动态法)Dynamicity
 16.局部作用或过量作用原则(部分超越法)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
 17.向另一维度过度原则(多维法)Transition into a New Dimension
 18.机械振动原则(机械振动法)Mechanical Vibration
 19.周期作用原则(离散法)Periodic Action
 20.连续有益作用原则(有效作用连续法)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
 21.紧急行动原则(快速法)Rushing Through
 22.变害为益原则(变害为利法)Convert Harm into Benefit
 23.反馈原则(反馈法)Feedback
 24.中介物原则(中介法)Mediator
 25.自服务原则(自助法)SelfService
 26.复制原则(复制法)Copying
 27.替代原则(替代法)Dispose
 28.机械系统的替代原则(系统替代法)Replacement of Mechanical System
 29.气压和液压原则(压力法)Pneumatic or Hydraulic Construction
 30.利用软壳或薄膜原则(柔化法)Flexible Films or Thin Membranes
 31.多孔材料原则(孔化法)Porous Materials
 32.变色原则(色彩法)Changing the Color
 33.同质性原则(同化法)Homogeneitv
 34.抛弃与修复原则(自生自弃法)Rejecting and Regenerating Parts
 35.改变物体性质原则(性能转换法)Transformation Properties
 36.状态变化原HmJ(相变法)Phase Transition
 37.热膨胀原则(热膨胀法)Thermal Expansion
 38.氧化原则(逐级氧化法)Accelerated Oxidation
 39.惰性环境原则(惰性环境法)Inert Environment
 40.复合材料原则(复合材料法)Composite Materials
TRIZ理论的发展趋势
 1.TRIZ理论自身的完善
 2.TRIZ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战略
 3.现代TRIZ研究的发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