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药学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定 价:¥21.00

作 者: 庄严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医

ISBN: 9787507728774 出版时间: 2007-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62 字数:  

内容简介

  姜附剂是指含有干姜(或生姜)、附子的一类方剂,不仅是指《伤寒论》三阴病篇以四逆汤为代表,以干姜、附子为主药的一类方,还包含三阳病方加附子,如桂枝加附子汤、大青龙汤加附子、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等:姜附剂这一名称的提出是针对阴寒体质大多需要加用附子治疗的一类情况。许多人认为现在临床所见病证属热者居多,其实阴寒之证也有不少,但一些临床大夫多习惯使用平和之剂,不敢甚至不会使用姜附剂,而一些常见病则非用姜附等大辛大热之剂不能奏效。《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修订版)》基于以上问题,侧重于论述临床上如何分辨三阴病证以及怎样使用姜附剂进行治疗,并附有大量临床验案,针对不同情况阐述不同的用法用量,有理有据。给读者指出辨证论治及辨证用药的思路,掌握什么情况下病属阴寒之证,应使用姜付剂以及如何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案例实录
第二章 实战分析
第一节 知己知彼
一、阴阳的辨别
(一)医者阴识之误为何多
(二)医者阴证之辨有何难
(三)民众阴证之患何曾少
二、四诊分述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三、取证方法的选择
四、证的取舍
五、证的分类说明
(一)主证与旁证
(二)有效证与无效证
(三)显证与隐证
(四)引申证
(五)组合证群
(六)矛盾证群
(七)病证与排病反应证的区别
(八)方证的识别
(九)药证的识别
第二节 元气抗邪经过
第三节 元气战术应用
第四节 制定战略
第五节 随机应变
第六节 正确用兵
一、敌我双方兵力不同的分析
(一)敌弱我强
(二)敌强我弱
(三)敌我均强
(四)敌我均弱
二、案例说明
三、元气多少的识别
(一)体质
(二)年龄
(三)具体的证
(四)脉象
(五)用药史
(六)患者的生活工作起居饮食习惯等
四、寒邪多少的判定
(一)病史和用药史
(二)具体的证
(三)脉象
五、正确用兵的指导原则
第七节 分清敌我
第八节 战后重建
第九节 料事如神
一、汗叶下
二、六经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旧病复发
五、高峰期之后必是低谷期
六、排病反应(退病反应)
七、十二经脉循注路线
八、时间
九、证出现先后的预见
十、几个重要的指征
(一)发烧
(二)困而思睡
(三)性的萌动
(四)血证
(五)咳嗽
(六)腹痛
十一、正确解读排病反应
十二、四季的应象
十三、开合枢机制
十四、料事如神的举例说明
第十节 发动群众
一、明确排病反应,建立信心
二、电话联系,心药共用,随时更方
三、解释病证,增强信任
四、因人而异,交代医嘱
第十一节 战后反思
第三章 经验之得
第一节 关于元气的蓄积
一、区别是元气的蓄积还是阴出转阳
二、元气蓄积与精的关系
三、元气蓄积时间量的不同
四、元气蓄积量的不同
五、元气蓄积的正确解读
六、元气蓄积后的排病反应
七、重温经典
(一)元气蓄积
(二)元气蓄积太过
(三)元气蓄积不及
(四)自愈
八、影响元气蓄积的医外因素
九、影响元气蓄积的医源因素
十、元气蓄积证与排病反应证的异同
十一、元气蓄积证的识别
第二节 太阴的重要性
一、临证所得
二、案例分析
第三节 三阴病新、陈寒识别和临床意义
一、病史、用药史、病证判定寒之新陈
二、应象说明得正治破新陈之寒的差别
三、案例说明
(一)验案一的解析
(二)验案二的解析
(三)验案七的解析
四、规律总结
(一)体温
(二)汗、疾
(三)旧病复发
(四)元气蓄积时间
(五)四季体质的区别
五、临床意义
第四节 顺应元气之势,依元气而选择作战的时机
第五节 关于六经体质
一、体质的六经分类
二、六经体质的用药法
三、确定六经体质的疗效标准
第六节 正确地认识各种病证和理解用药法的异同
第四章 医理探讨
第一节 关于六气一气说
一、六经仍是一经解
二、一元盈缩解
第二节 关于阳主阴从的认识
一、从人之常态和病态来看
二、从治疗时对饮食宜忌来看
三、从《伤寒论》条文论述自愈的情况来看
四、从治疗中病情演变来看
第三节 关于四逆汤炙甘草之用
一、他山之石
二、引玉之砖
第四节 依元气之势而确定治则方药
第五节 关于附子小量应用的认识
第六节 关于附子大量应用的认识
第七节 关于相火不位证治的探讨
一、相火源流综述
二、相火不位证
三、相火不位治之浅见
附录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半夏体质
春夏秋冬之春季篇
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
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续篇
我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理解
管窥阴阳
万病一筌
姜桂附养阴之理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