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是一项竞技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集体项目,据考证,它是模仿满族民间游戏——采珍珠发展起来的。晶莹的珍珠在古代被认为是女性的贞节、宗教上的虔诚和富贵身份的象征。佩戴珍珠是古代满族人的习俗,采珍珠也是古代满族的传统生产劳动内容之一。远在300多年前,在那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时代,生产劳动与生活娱乐两者的关系并没有或很少有明显界限,通常情况下,支撑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被视为其生命意义的支点,所有的言与行都维系在这根杠杆上。据记载,远在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松花江、牡丹江及嫩江一带的古代满族采珠人,在采珍珠劳动后,为欢庆自己的收获,他们把采珠的工具——抄网当作游戏器材,模仿采珍珠的生产劳动过程,发明了采珍珠游戏。最初这种游戏是在河中玩的,后又转移到岸上;他们把猪膀光吹满气当球,以传、投等动作投入抄网内为胜。投中、投多者预示着未来会采集更多的珍珠,会有更大的收获,并预示着吉祥如意。为反映生产劳动的艰辛,人们将蛤蚌神话,扮演出“蛤蚌精”张开贝壳防护珍珠不被抢夺,于是,以体育游戏方式模拟在水中捞取珍珠的情形便逐渐发展、演化成有具体技术、战术和攻防兼备的体育活动——珍珠球。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珍珠球运动始终是停留在游戏阶段,主要流行于北京、东北等满族聚集的地方,人们在劳动之余用来愉悦生活,并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则。1983年,北京市民委组织在京的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学者,对采珍珠游戏进行挖掘、加工、修改、整理,参考篮球、手球规则编写出采珍珠相应的游戏规则,并正式更名为珍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