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国学小常识

国学小常识

国学小常识

定 价:¥9.00

作 者: 毕宝魁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132152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0开 页数: 平装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与《国学小读本》、《国学小语录》、《国学小图解》是相辅相成的一套书,都是为弘扬国学所写的。既然为国学而写,就要说清楚国学的含义,即界说,这是一切学术研究和表述的出发点。“小常识”之小主要指篇幅小,并不等于浅,因此本书之写作依然十分注意其学术品位,即语言浅显易懂,但知识却是准确丰富。故本书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同样也适合一切爱好国学的人欣赏,甚至大学生阅读此书,同样可以得到启发,因本人曾经担任过小学、初中、大学几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近二十余年一直在大学讲台上,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都较了解,因此在写作构思时特别注意可读性和知识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作者简介

暂缺《国学小常识》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国学的基础——汉字
一、永远流传的语言符号
二、苍颉造字与李斯统一文字
三、带有表情的文字
四、六书
五、小学
六、汉字派生的艺术——书法
七、从甲骨文到篆书
八、隶书与魏碑
九、楷书、行书与草书
第二讲 学术思想的发端与百家争鸣
十、鬼神观念与术数
十一、阴阳五行
十二、蓍龟
十三、“百家争鸣”之起因
十四、孔子及儒家
十五、老子及道家
十六、庄子
十七、墨翟与墨家
十八、孟子
十九、荀子
二十、韩非子与法家
第三讲 五经四书简说
二十一、“五经四书”的由来
二十二、《诗经》
二十三、《尚书》
二十四、《礼经》
二十五、《易经》
二十六、《春秋》
二十七、四书
第四讲 博大精深的史学
二十八、自觉的历史意识
二十九、先秦史籍
三十、史书里程碑——《史记》
三十一、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三十二、《资治通鉴》
三十三、其他编年体
三十四、《通鉴纪事本末》
三十五、其他纪事本末
三十六、政书之首——《通典》
三十七、其他政书
三十八、传记类
第五讲 浩如烟海的文学(上)
三十九、先秦文学
四十、上古神话
四十一、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
四十二、屈原与楚辞
四十三、汉代的辞赋
四十四、两汉乐府诗
四十五、建安风骨
四十六、正始之音与“竹林七贤”
四十七、田园诗鼻祖陶渊明
四十八、山水诗先驱谢灵运
四十九、永明体之价值
第六讲 浩如烟海的文学(下)
五十、辉煌盛世的文学
五十一、初唐诗歌
五十二、盛唐诗歌
五十三、中唐诗歌
五十四、晚唐诗歌
五十五、韩柳古文
五十六、唐传奇及小说
五十七、宋代婉约词的嬗变
五十八、宋代豪放词的嬗变
五十九、宋代诗歌
六十、宋代散文
六十一、元曲
六十二、明代小说
六十三、清代小说
六十四、明清戏剧
六十五、明清诗文
六十六、近代文学
第七讲 古代教育
六十七、先秦教育
六十八、私学的兴起
六十九、汉魏六朝的太学
七十、唐代教育的繁荣
七十一、宋代书院的兴起与体制
七十二、宋代四大书院及其演变
七十三、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情况
七十四、元明清时代的私塾
第八讲 先秦的礼乐
七十五、先秦礼乐的重要地位
七十六、周礼的贵族性质
七十七、礼学与礼书
七十八、儒家的乐观
七十九、墨子的非乐说
八十、“五声”与“八音”
第九讲 选士与科举
八十一、两汉的“察举”与“征辟”
八十二、两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八十三、隋唐时期的科举取士
八十四、宋代对科举的改革
八十五、元明清的科举
八十六、严格周密的考试程序
八十七、八股文
第十讲 天文与历法
八十八、古人观念中的天体
八十九、古人对天体结构的认识
九十、观象授时与阴阳历
九十一、阴历与阳历
九十二、阴阳合历的形成
九十三、二十四节气的突出意义
九十四、古人记年月法
九十五、日与时辰的表示法
第十一讲 古代职官制度
九十六、原始社会的“治天事”
九十七、秦的职官制度
九十八、两汉的官制
九十九、明清的中央职官
一00、宋以后的地方职官
第十二讲 古代地理
一0一、古代的地理知识
一0二、《禹贡》分天下为九州
一0三、古代行政区划
一0四、州郡制
——秦至南北朝的行政区划
一0五、道路制
——隋、唐、宋的行政区划
一0六、行省制——元、明的行政区划
一0七、清代的行政区划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