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渐认识到运用天然食物、药物来疗伤健体、防治疾病的道理。如奴隶社会出现了羹和汤液,后来又制造出了药用酒;周代已经有了最早的专职营养师——食医;战国时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其中载有相当数量的食疗方剂,奠定了食疗药膳的理论基础;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养老奉亲书》则详细记述了老人饮食保健与治疗,是现存最早的老年康复学专著;唐代是我国食疗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辟有“食治”篇,是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论,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食疗、食药相结合的理论;到了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一部较全面、完整的营养学专著,对后世的食疗保健理论及制作技术都产生了深远的指导作用;到了明清时期,饮食保健著作大量涌现,论述也较前人丰富、全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200多种药用食物,详细记载了其性味、功效,是中药专著中的里程碑。传统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即是食,食相当于药,认为两者同源、同根、同用、同效,包括“气”、“味”、“针降浮沉”、“归经”、“补泻”等。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气味合而食之。其补益作用有明目、乌发、益智、安神、美容、润肤、壮阳、益寿等20余项;治疗作用分别有、解表、清热、化痰、行气、活血、化瘀、消食等20余项。近几年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其保健意识滞后、社会竞争加剧等因素,大量人群进入亚健康状态,罹患诸如‘富贵病”、“心脑血管疾病”、“月巴胖病’’的人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