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7)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伴随“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安排实施,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应运而兴。通过城市规划,安排了大量的工业建设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城市规划在配合国家经济建设、指导城市建设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由于缺乏经验,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为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被誉为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启动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研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启动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特点问题、经验教训,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历史学、城市史学和城市规划史学科的发展以及当今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启动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的历史起点与理论基础。客观分析和回顾全国解放前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历史起点);客观分析和探讨新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在中国的应用。第二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在探索中的起步与发展。主要从宏观上、总体上,分析、梳理和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的启动与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同类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主要从微观上、个案上,梳理和阐释新中国初期不同类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工作总结。主要从城市规划本身以及城市规划工作两方面,分析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的特点、问题与不足;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的规划建设对职工、市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一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