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聚集,而是来自于聚集于特定地域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地理上的聚集为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揭示产业集群内在运作规律,整合产业集群内外部的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的合力与集体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以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首先,对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结构、分类、形成与演进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互动的基础,着重对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之间、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以及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互动机理展开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互动机理的产业集群治理与发展模式。最后,以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书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并对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了说明。 第二章,产业集群及其形成与演进机制。本章是全书研究的理论铺垫。本书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多维度(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复合体,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应从产业关联、地理集中、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产业集群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在某一领域,基于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的产业链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及其所形成的互动关系。集群内各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联系是柔性的,合作与竞争是动态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经济外部性、网络化四个特征,其结构是由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组成的网络结构。本书无意对产业集群提出新的分类体系,而是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透视产业集群内部的互动关系,印证了本书对产业集群本质的认识。本书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概括为种子条件和环境条件,并从网络外部性的视角揭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机制。在网络外部性的视角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是“种子企业”在特定环境下的“繁衍”过程,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变化,使产业集群经历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演进。 第三章,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本章从经济属性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对产业集群互动的基础进行分析,揭示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企业的共生性是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基础,产业集群中的社会网络和根植性是产业集群互动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集群这种网络结构的内生机理,本章对集群核心网络层和辅助网络层的各主体之间互动机理进行研究。在集群的核心网络层,企业之间的联系区分为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企业之间的互动形式表现为垂直互动和水平互动,具体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合作与竞争。合作性互动将扩展企业资源利用的边界,激励共同利益的形成,减少企业间的协调成本,发挥集群的协同效应。竞争性互动具有双重性,如果理性竞争,将有利于企业创新和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果恶性竞争,将给企业和集群带来灾难。 合作与竞争是各主体之间进行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的过程。这一博弈过程将减少交易中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位于产业集群的辅助网络层,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与集群内企业及其他相关主体之间发生互动关系,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科研院所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知识、技术供求关系基础之上,二者之间是以技术为纽带的合作关系。 第五章,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内外互动机理。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即集群所在区域以外的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中介机构、集群、专业市场等,构成了集群的外部网络。本章以浙江省的典型产业集群为例证,从集群的开放性、集群内的龙头企业和全球价值链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内外互动机理进行了分析。集群的开放性是产业集群内外互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集群获取外部技术、信息等资源及获得外部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支持的重要条件。 龙头企业以其自身的优势架起了集群网络与外部网络互动的桥梁。在全球化时期,产业集群通过与区域外经济主体的灵活互动,嵌入全球价值链某个或某几个“战略性环节”,通过调整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的位置和组织方式,实现集群的升级。 第六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互动机理。技术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本章从集群内部主体之间互动的视角揭示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形成、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及集群内企业技术行为的选择。首先从创新灵感、创新动力、创新资源、创新范式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作了分析。知识溢出是集群内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知识溢出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隐含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是人际之间的接触、交流和人员的流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才能实现对创新者创新行为的激励。群内企业的技术行为主要可以区分为自主创新、技术模仿和守成三种。群内企业技术行为的选择是在特定集群内外环境下,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群内企业与群外相关组织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 第七章,基于互动机理的产业集群治理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构成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天然的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集群治理是实现集群协同效应、规避集群风险、预防集群衰退的主要举措。本章将产业集群视作网络组织研究其治理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治理是以产业关联和社会关系为联结,以集群成员之间的信任为基础,以保证集群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寻求集群成员合作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群内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的共同治理。产业集群治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集群的内部治理。集群成员间的关系、互动与协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治理逻辑。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主要有社会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的自我调节机制,主要有信任、声誉、宏观文化、联合制裁。激励约束机制是产业集群治理的微观机制,是以集群剩余为核心的制衡机制。集群政策是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治理的主要方式,这种治理方式通过政府的职能而实现。由于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因此,地方政府通过集群政策对集群实施治理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通过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的梳理,本书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和为提高产业集群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拟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依赖于集群治理的自主发展模式和依赖于集群政策的外部引导模式。 第八章,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机理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唐袜业集群将不起眼的小产品做大做强,是成功产业集群的典范之一。本章以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唐袜业集群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唐袜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互动机制、大唐袜业集群互动与技术创新、地方政府治理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