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定 价:¥26.00

作 者: 黄敬宝 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各级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600962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278 字数:  

内容简介

  自1999年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的研究正是基于对这个现实问题的思考。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源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以及与政府的教育政策密切相关。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这种理论假说不是否定人力资本理论,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作者简介

  黄敬宝,1977年生于安徽利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任南通大学社科部教师,2006年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工作,主讲《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课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转型时期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等六项科研项目。曾在《经济管理》、《财经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等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部分被《新华文摘》等收录。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四、基本概念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一就业能力假说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就业问题研究的局限
一、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二、筛选假设理论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四、其他相关理论
第二节 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就业能力假说
第二章 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第一节 就业规模分析
一、总体就业率分析
二、分学科就业率分析
第二节 就业结构分析之一:就业地区分布
一、总体就业地区分布分析
二、分学科就业地区分布分析
第三节 就业结构分析之二:就业行业分布
一、总体就业行业分布分析
二、分学科就业行业分布分析
第四节 就业结构分析之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一、总体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分析
二、分学科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分析
第三章高校: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招生工作、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一、扩招、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二、各专业招生规模调整、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第二节 培养模式、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就业指导工作、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一、经费投入、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二、指导内容、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三、生均经费投入、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四、生均指导内容、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政府: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