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约占我国各类自然灾害总数的70%。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进程的加快,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大风、高温、大雾、寒潮、沙尘暴、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已成为给城市及农村带来灾害的主要诱因。特别是在北京这样一个三面环山的平原地区,各山脊大致可连成一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弧形天然屏障,形成山前山后气候的天然分界线。由于这种地形的影响,北京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造成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上述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和影响,也往往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相对城市而言,我国农村仍然是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薄弱环节。针对广大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信息获取途径相对较少、农民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相对较少与能力相对较差和受灾程度相对较重的现状,气象部门将大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树立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共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防御措施,保护生命安全,减轻灾害损失。《农村农民如何防避气象灾害》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气象台、北京气象学会和气象出版社的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