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城市化一般规律作为基本的维度,分析了农民工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影响,探讨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制约因素和相应对策。作者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关系到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应该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框架下,通过政府过程的调整和相关政策的创新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在导论部分,除了介绍选题的意义之外,还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并对本书中涉及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第一章研究了农民工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指出了由于一系列“ 反城市化”政策的推行,不仅使农村集聚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使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通道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形成巨大的农民工阶层。第二章讨论了农民工阶层的出现对未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指出,如果放任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存在,那么,不仅由农民工阶层的出现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将得不到巩固,而且还会引起全面的社会危机。第三章运用政府过程的分析框架和方法,指出了农民工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过程尚未在城市化的现实背景下得到及时的调整,政府过程的诸因素还没有有效地整合农民工阶层的利益,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现实。第四章从公共政策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形成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与农民工阶层城市转移息息相关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探讨,并指出了以上政策在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困境。第五章全面回应前几章提出的问题,对城市化发展战略、政府过程调整以及政策创新等目标提出相应对策。第六章对与解决农民工问题有极大相关性的住房、教育、人口、经济全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农民工问题是一系列“反城市化”政策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由历史地形成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现行体制和政策共同决定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存在,或者说是由于社会还没有形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健全机制而造成的,比如法律层面的迁徙自由及其保障机制,灵活、便捷、等价的土地财产权的退出机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的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的接续机制等。农民工阶层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的“生长点”,但他们目前是在制度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边缘化存在不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政府过程还没有有效地整合这一巨大的社会结构性阶层;帮助农民工阶层在城市谋求发展、实现转移的政策和制度还有待创新和完善。农民工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自然力量。政府方面要有意识地利用好这一阶层的巨大自发性社会流动力量,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民工向城市转移,逐步消除其边缘化状态,最终使其融入城市。这将成为彻底完成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宏伟目标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