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3.0

资本主义3.0

资本主义3.0

定 价:¥25.00

作 者: (美国)(Peter Barnes)彼得·巴恩斯 著;吴士宏 译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238762 出版时间: 2007-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191 字数:  

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3.0》由三部分构成。在第一部分中,我对现有的操作系统,我称其为资本主义2.0版本(资本主义1.0已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寿终正寝,我在第2章中将对此加以阐释)。我描述了这个系统是如何地吞噬自然资源、加剧不平等,以及如何使我们在此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幸福。尽管许多读者或许已经对此类问题有所了解,而我是以新的视角来揭示这些问题的非偶然性—它们都是我们的商业系统软件的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只靠修修补补是不可能纠正这些问题的,我们必须重新编写系统语言。《资本主义3.0》的第二部分集中于资本主义所应有的样貌,我将其称为资本主义3.0。2.0版与3.0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新的版本中包含了一个我称之为公共权益部门(commonsector)的机制。改进后的商业系统将不再由单一的引擎—即企业垄断的私有化部门—所驱动,而是拥有了双重引擎:一个为了追求私营部门的利润最大化,另一个则要保护并扩大公共财富。这一对引擎—称为企业部门与公益部门—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其中一个来满足我们的“我”之私利,另一个则会满足“我们”之共同利益。当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这将是政府的主要任务—这对引擎就将把我们带向更加繁荣和安全的境地,远远超过现在的单引擎的能力所及。并且,它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却不会毁掉我们的世界。在第二部分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关于财产权、生存权,以及各种形式的加强公共权益部门机制的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是理想与现实因素的融合。其中包括:一系列为了保护空气、水、森林以及物种的生态信托系统;一个将要为全体美国人派发红利的共同基金,每人一股,人人有份;一个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启动资本的信托资金;一个人人可以享受的分担风险的健康储备;一个支持本地文化艺术的、资金来源于版权费的国家基金;对广告数量的限制。《资本主义3.0》的最后部分,解释了我们如何能够从当下逐步到达资本主义3.0,其模式的运作方式,以及你、我将如何发挥作用。贯穿《资本主义3.0》的主要角色是企业、政府与公共权益。情节如此展开:幕布升起,企业正在大肆侵吞压榨公共权益,它们是街区上的老大。而公共权益—自然、社区、文化,这些没有组织的散兵游勇—则是常败的一方,它自己没有财产权,全靠着政府的保护,然而,政府却是个严重偏向企业的靠不住的守护者。万幸,企业还只是在大多数时间内控制着政府,缰绳总会有偶尔松开的时候。于是,有可能作此想象:当下一次企业对政府松缰时,政府—代表公众的角色—迅速地转向有利于公众权益的方向,为公共权益信托分派新的资产权,建立公共权益的基础设施,孵化出一个真正的共同拥有的新兴阶级。当企业再度收紧对政治的控制时,他们注定要这样做的,却已经无法瓦解这个新的体系了。这时,公共权益已经有了保护和权益拥有者,已经作好了长期准备。于是,企业也就只好接纳公共权益为业务伙伴了。他们会发现,他们还是能够继续赢利,能够规划未来,而且,甚至可能拥有更多的全球性竞争力。《资本主义3.0》中所提到的所有这些建议,都不会明天就结出果实。那也并非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点亮一个灯塔,随着机会的逐渐呈现,一点一点地显示出我们所应建立起来的系统的样貌,我预见,这个系统的建立将是跨越数代的长期过程,其间将不时被迅速突变的时段所打断。这个过程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其中包括商人和政治家,经济学家与律师,公民,以及各个阶层的意见领袖。

作者简介

  彼得·巴恩斯(Peter Barnes)美国运营资产长话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及前总裁。1995年荣获“北加州年度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称号。他还著有《谁拥有天空?》和《典当:公民战士的困境》,并担任《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新共和杂志》等多家知名报刊的撰稿人。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创造新文明的梦想 4
译者序 升级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鉴 6
作者序 为《资本主义3.0》中文版序 8
致谢 10
前言 12
第一部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升级之时已至 20
第二章 资本主义简史 31
第三章 政府的局限 48
第四章 私有化的局限 63
第二部 解决方案
第五章 再造公共权益 76
第六章 造物之信托 89
第七章 共同的生存权利 110
第八章 文化共享 124
第三部 付诸实施
第九章 建立公共权益部门 140
第十章 你可以做的事 158
附录
企业、国家与公共部门的关键特征 170
注释 171
互联网资源指南 180
参考文献索引 182
关于作者 190
本书电子版本的说明 191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