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投身武力竞技场
一 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国作战的原因
二 美国参战对德国的影响
第二节 “十四点计划”、威尔逊的调处与德帝国的崩溃
一 德国接受“十四点计划”作为和谈基础
二 美德外交“照会战”
三 德国军事领导人影响力的降低和宪政改革
四 德皇退位问题与“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第三节 圆凿方枘:美国在“巴黎和会”前后的对德政策与德国的和会外交
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前后的对德政策
二 德国的和会外交
第四节 《凡尔赛和约》与共和国的合法性危机
一 德国对“十四点计划”和宽大和约的期待
二 《凡尔赛和约》对共和国合法性的戕害
三 对《凡尔赛和约》的批评和威尔逊的倒台
第五节 橘生淮北:美国宪政与《魏玛宪法》
一 美国宪政思想对德国的早期影响
二 美国宪政对《魏玛宪法》的影响
三 美国宪政因素在《魏玛宪法》实践中的消极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危机
第一节 两次大战间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对德经济外交
一 签订对德《柏林和约》
二 以私人为主体的经济外交
三 保护关税政策和推进最惠国待遇原则
四 赔偿与战债问题
第二节 走向鲁尔:美国与德国赔偿危机的酝酿、爆发与深化
一 威尔逊与1921年春的赔偿纠纷
二 哈定不愿充当赔偿纠纷的仲裁人
三 1921年下半年:美国与失去的解决赔偿的机会
四 滑向赔偿危机:美国与鲁尔危机的爆发(1922年春至1923年1月)
五 美国与鲁尔危机的深化
第三节 美国与赔偿纠纷、鲁尔冲突及魏玛共和国初期的全面危机
一 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赔偿危机的关系概述
二 赔偿纠纷、鲁尔危机与共和国初期的全面危机
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与魏玛共和国的相对稳定时期
第一节 《道威斯计划》:共和国相对稳定的“助推剂”
一 美国主导下的《道威斯计划》
二 美国与《洛迦诺公约》及德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三 《道威斯计划》与德国的“经济奇迹”
四 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局面
第二节 生产合理化在德国:并非解决德国问题的灵丹
一 德国对“合理化”的期待
二 如火如茶的“合理化”
三 “合理化”运动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主义”的神话: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拥抱、诘难与新“保守革命”
一 德国出现美国大众文化热
二 美国大众文化的负效应
三 对“美国主义”、非德意志文化的批评和抵制
四 新“保守革命”
第四节 众口难适的“美元阳光”:围绕美元贷款的纷争及《杨格计划》的产生
一 德国试图控制外国贷款
二 德国对外贷控制乏力
三 德国政府与赔偿总管在外贷、财政政策和修订赔偿上的分歧
四 赔偿计划修订浮出水面
五 《杨格计划》的出笼及其局限
小结
第四章 从华尔街到柏林:大萧条与魏玛共和国的解体
第一节 一战后欧洲、德国对美国的财政依赖和美国大萧条的扩散
一 一战削弱了欧洲的经济霸权
二 “美国打一喷嚏,欧洲就得肺炎”
三 德国对美国财政资本的依赖与德国的大萧条
第二节 经济危机、议会民主制危机与米勒大联合政府的瓦解
第三节 美国与布吕宁政府外交优先战略的破产和倒台
一 布吕宁政府外交优先战略和通货紧缩政策的出台
二 美国与布吕宁政府外交优先战略的实施
三 布吕宁政府外交优先战略和通货紧缩政策的破产和倒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