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定 价:¥16.00

作 者: 王波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5867888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36 字数:  

内容简介

  《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运用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博弈论、作业成本和平衡计分卡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重点对适应我国的EVA理论创新和EVA在上市公司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EVA理论研究方面,首先从EVA的经济本质和管理实践两个角度,系统论证了EVA的价值创造机制问题,为以EVA作为价值管理型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然后,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对EVA进行了理论创新。在EVA应用研究方面,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首先构建了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以价值链会计的时空架构为载体,以EVA为核心方法,以EVA、ABC和BSC三者整合为具体内容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提出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基于作业平台的E—A集成价值计量模型,设计了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模型;然后根据所构建的EVA综合业绩评价系统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经理人激励机制,采用组合报酬契约方式,设计了经理人薪酬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

作者简介

  王波,女,汉族,l971年6月生,管理学博士。现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为价值管理、财务绩效、财务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主编和编写《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公司理财》等多部教材,l997年以来,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和参与“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纵向课题l0余项,以及多家公司投资可行性、会计和财务制度设计、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作业成本系统开发等横向课题,多项成果获得奖励。

图书目录

前言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价值管理时代企业的目标与评价
1.1.2 传统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
1.1.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1.4 经济增加值对中国企业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安排
1.4.1 研究框架
1.4.2 内容安排
2 经济增加值的一般理论及技术内容
2.1 经济增加值产生的背景
2.1.1 EVA产生的理论背景
2.1.2 EVA产生的现实背景
2.1.3 EVA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2.2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
2.2.1 可操作性的定义
2.2.2 EVA的核心思想
2.3 经济增加值的技术内容
2.3.1 资本成本系数
2.3.2 经济增加值的会计调整
2.3.3 EVA的计算步骤
2.3.4 EVA的红利计划
2.4 本章小结
3 EVA与我国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3.1 我国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类别及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评判标准
3.2 基于会计收益的评价指标分析
3.3 基于剩余收益的评价指标分析
3.4 基于现金流量的评价指标分析
3.5 EVA的业绩评价功能分析
3.6 EVA与传统指标的比较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经济增加值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
4.1 EVA指标价值创造力的理论基础
4.2 EVA指标价值创造机制的定性分析
4.3 EVA的目标一致性分析
4.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4.3.2 基于博弈论的分析
4.4 以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
4.4.1 业绩评价(Measure)
4.4.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4.4.3 激励机制(Motivation)
4.4.4 经营理念(Mindset)
4.5 本章小结
5 适应我国的经济增加值理论研究
5.1 我国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市场价值的确定
5.1.1 债务资本市场价值的确定
5.1.2 权益资本市场价值的确定
5.1.3 特殊资本市场价值的确定
5.2 我国资本市场中资本成本的确定
5.2.1 资本成本的含义
5.2.2 公司资本成本的计量
5.3 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调整事项分析
5.3.1 基于我国会计准则调整事项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
5.3.2 调整事项的选择分析
5.4 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EVA指标计算
5.4.1 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EVA公式变量界定
5.4.2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
5.4.3 资本的调整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研究
6.1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支持理论
6.1.1 价值链及价值链会计理论
6.1.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6.1.3 平衡计分卡理论
6.2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框架构建
6.2.1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6.2.2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
6.2.3 基于EVA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先进性分析
6.3 集成EVA和ABC,建立全成本要素的价值计量模型
6.3.1 E-A集成价值计量模型原理
6.3.2 E-A集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
6.3.3 E-A集成价值计量模型应用的技术程序
6.3.4 案例分析
6.4 整合EVA和BSC,建立综合业绩评价系统
6.4.1 整合的思路和方法
6.4.2 综合业绩评价系统构建的流程
6.4.3 构建EVA驱动地图
6.4.4 策略性指标的说明与责任分解
6.4.5 价值化KPI体系的建立
6.4.6 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7.1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报酬契约的设计研究
7.1.1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和经理人的关系
7.1.2 激励报酬契约的治理机制
7.1.3 组合报酬契约设计
7.1.4 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的关系
7.2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7.2.1 薪酬激励计划的设计思想
7.2.2 经理人薪酬计划的模型设计
7.2.3 经理人薪酬计划的激励机制
7.3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经理人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7.3.1 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分析
7.3.2 现行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及其弊端
7.3.3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研究
7.3.4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建议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