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国文化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定 价:¥25.00

作 者: 刘家鑫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国学 通史 中国史 历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10027521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页数: 314 字数:  

内容简介

  《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介绍了日本浪人的历史成因,理清了中国通的来龙去脉,力图将中国通、尤其是文人型的中国通从日本浪人之中分离出来。通过对典型的中国通人物思想的研究剖析,客观总结了日本近代中国通的复杂性格与思想特征,近代日本的中国通长期以来一直被包括在日本浪人的范畴之内。然而实际上,真正的中国通是知识分子的群体,他们跟祸害中国的日本浪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给予了中国通知识分子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

作者简介

暂缺《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一(李树本)
序言二(柴田斡夫)
序言三(张新华)
前言
序章走近日本的中国通
第一节问题之所在
第二节何谓“中国通”
1.渡边龙策的“日本浪人”论
2.中村义的“日本浪人”论
3.三石善吉的“中国通”论
4.锁定“中国通”
第三节脱亚与兴亚
1.中江兆民的对外政策观
2.“脱亚论”与“兴亚论”
3.小结
第四节后藤朝太郎与长野朗
1.后藤朝太郎简介
2.长野朗简介
3.两人的联接点
第五节中国通研究方法管窥
第一章后藤朝太郎其人
第一节先行研究介绍
第二节生平、著作及中国旅行
第三节朝太郎研究拾零
1.生前事迹与死因
2.朝太郎的战争体验
3.小结
第二章后藤朝太郎的中国认识
第一节中国社会认识
1.国家观念论
2.民族特征论
第二节中国民众认识
1.经济生活论
2.国民性格论
第三节中国认识的思想内涵
1.要点归纳
2.思想内涵
第三章后藤朝太郎的中日关系论(一)——从日本出兵山东到九一八事变
第一节问题提起
第二节中日地位平等观
1.批判出兵政策
2.中日地位平等观
第三节沉默与批判
1.一改常态
2.打破沉默
第四章后藤朝太郎的中日关系论(二)——从七七事变到日本战败前夜
第一节思想性变化
1.初期变化
2.本质性转变
第二节祈求和平再来
1.文化政策论
2.和平幻想
第三节中日关系论的思想实质
1.要点归纳
2.思想实质
第五章长野朗其人
第一节先行研究介绍
第二节生平、著作、与中国的关系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的长野朗
1.问题提起
2.历史形迹
3.思想实质
第六章长野朗的中国观
第一节中国社会民众观
1.中国社会认识
2.中国民众认识
3.政府与民众
4.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中国国家观
1.中国进步论
2.国家观念增强论
第三节中国观的思想内涵
1.要点归纳
2.思想内涵
第七章长野朗的中日问题观(一)——“满洲占有论”与“反对抵制日货论”
第一节问题提起
第二节“满洲占有论”辨析
1.基本认识
2.“满洲占有论”之谬误
3.小结
第三节“反对抵制日货论”辨析
1.基本认识
2.“反对抵制日货论”之理由
3.小结
第八章长野朗的中日问题观(二)——“英美离间论”与“中日合作联盟论”
第一节“英美离间论”辨析
1.基本认识
2.“英美离间论”之偏见
3.小结
第二节“中日合作联盟论”辨析
1.基本认识
2.“中日合作联盟论”的实质
3.小结
第三节中日问题观的思想特点
1.要点归纳
2.思想特点
终章日本近代中国通的特征
第一节全书概述
第二节中国认识的试金石
第三节体制扶翼和非战主张
1.体制扶翼
2.非战主张
第四节大亚细亚主义的末流
第五节全书结论
补论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的历史成因
附录一后藤朝太郎著作目录
附录二长野朗著作目录
附录三参考文献资料目录
附录四历史人物事件注释
附录五日本年号与公元对照表
附录六柴田斡夫序言原文
后记
著者简历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