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休闲时代的来临
1.1.2 休闲的社会属性
1.1.3 杭州茶馆的切入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1.2.1 历史中的休闲研究
1.2.2 两种模式的诠释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休闲的内涵与结构
1.3.2 实地的观察与访谈
2 茶馆的空间
2.1 茶艺馆的兴起
2.2 历史文化的空间
2.2.1 传统的积淀
2.2.2 社会空间的扩大
2.3 现实空间的营造
2.3.1 环境的“刻意”
2.3.2 服务的“刻意”
3 茶馆的客人
3.1 休闲主体的泛化
3.2 阶层的跨越
3.2.1 传统有闲阶级
3.2.2 现代大众休闲
3.3 新群体的观照
3.3.1 在职群体:为生活而工作
3.3.2 女性群体:休闲的差距
4 茶馆的活动
4.1 休闲活动的多样性
4.2 体验的维度
4.2.1 感知自由
4.2.2 体验快乐
4.3 行动的维度
4.3.1 学习和发展
4.3.2 创造和成为
5 茶馆的功能
5.1 茶馆休闲经济的崛起
5.1.1 休闲产业
5.1.2 体验经济
5.2 文化:品味与创造
5.2.1 休闲的基础
5.2.2 文化的创造
5.3 亲密关系的场域
5.3.1 亲密关系的表达
5.3.2 社会资本的构建
6 茶馆的错位
6.1 休闲的麦当劳化
6.1.1 一杯“标准茶”
6.1.2 时间饥渴症
6.2 消费的过度化
6.2.1 消费主义的蔓延
6.2.2 休闲理念的回归
7 结语:茶馆的未来
7.1 茶馆与休闲之都
7.2 未来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