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作者除了回忆父亲及其家人,同时也在适当的篇幅中叙述了父亲的老师等前辈、同代的好友、同人以及他的学生等后人。他们都是和父亲在一起奋斗过的,他们早已与父亲融成难以分开的整体。《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彰往”了父亲40岁之前,也就是旧中国的“像逐水浮草而居的游牧人一样,携着眷口东西流浪着”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从启蒙老师那里受到了修齐治平、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中华民族一体的熏陶;目睹祖国河山碎裂、生灵涂炭,于是求知,于是寻找真理,于是在‘嗷嗷八口一蓝衫’的环境中坚信未来,于是不断笔耕、‘舌耕’,于是不但找到了实现自己学术理想的宽阔大道,也找到了把自己的一切和亿万中国人民血肉般联系到一起的人生正途。”这本书也同样“ 彰往”了父亲40岁之后,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机会学习辩证唯物史观。他在后半个世纪里坚持不懈地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指导史学教学和研究,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新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史学工作者。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不断地创新,总是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继续学步,奋发进步,用他的话来说是“学步”,是不断“摸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