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淮军》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套路,对李鸿章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让事实说话,以文学化的笔调细致地描绘了李鸿章的真实面目:建海军,造炮舰,派遣留学生,签和约等。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到的不仅是一个名为李鸿章的个体起伏波折的人生曲线,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没落王朝的苦苦挣扎,从而引发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说到晚清的外交,人们自然会想到李鸿章。常言“弱国无外交”,在那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东西方列强,李鸿章代表大清政府屡屡与列强打交道,在战则败、败则和、和则割地赔款的形势下,大清国民无法不愤怒,他们痛斥“李二先生是汉奸”,是个多次出卖国家主权的“罪人”。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大清朝廷,在选择谁做代表去与列强谈判的问题上,毋庸置疑是会精心选择最为优秀的外交官的。这不仅是出于民怨沸腾的局势,也关系到大清帝国的“颜面”,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切身利益。李鸿章去世之后,维新派领袖人物梁启超自称其“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撰就第一部李鸿章传记,国内对李鸿章作出评价并致悼念者不计其数。